宜昌品茶教室工作坊,宜昌茶艺学习体验课
推开那扇古色古香的木门,一股清雅的茶香便柔柔地飘了过来。周五的下午,我走进了“宜昌品茶教室工作坊”,说实话,来之前我还以为会是那种很严肃的课堂呢。结果完全不是,整个空间布置得像一个温馨的客厅,几张原木茶桌旁,已经坐着几位和我一样带着好奇神情的朋友。穿着棉麻布衣的老师正不紧不慢地温着杯子,看到我们,他抬头笑了笑:“先找个舒服的位置坐下,我们等水开。”那种不急不躁的氛围,一下子就让人放松下来了。
水在壶里咕嘟咕嘟地响着,像是为这场聚会奏响的前奏。老师并没有一上来就讲那些高深莫测的茶道理论,而是让我们先看看、闻闻、摸摸桌上的几种茶叶。“茶啊,最开始就是一片叶子,”他捏起一撮干燥的龙井,放在掌心,“你们看,它现在蜷缩着,好像没什么生命。但待会儿遇到热水,它就会舒展开,把它经历过的阳光、山风、雨露,都释放到这一杯茶汤里。”这话听着,忽然就觉得手里的叶子不简单了。
亲手泡一壶茶的学问
轮到我们自己动手了。我学着老师的样子,把热水冲入盖碗,心里还默念着“凤凰叁点头”的手法要领。可现实是,手一抖,水洒了出来,茶叶也没完全浸透,场面有点狼狈。老师走过来,没有直接纠正我,而是说:“不用太紧张,你是在和茶叶对话,不是在完成任务。水温和时间,就像你和朋友说话的语气和节奏,得恰到好处。”他帮我调整了拿壶的角度,“你看,这样水流是不是更稳了?”我重新试了一次,看着茶叶在碗中缓缓旋转、下沉,最终泡出的茶汤,颜色清亮,喝到嘴里,竟真的有了一抹鲜爽的甘甜。那一刻的成就感,比喝任何名茶都来得实在。
在这次的宜昌茶艺学习体验课中,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“看茶泡茶”。绿茶的娇嫩,红茶的醇厚,乌龙茶的丰富层次,它们对水温、冲泡时间的要求完全不同。老师打了个比方:“这就像交朋友,你得用对方觉得舒服的方式去交流。你用100度的沸水去冲龙井,就像对着喜欢安静的人大声嚷嚷,会把茶烫‘坏’,味道就苦涩了。”这个生动的比喻,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。
课间休息时,我和旁边一位大姐聊了起来。她说她每周都来,不为学得多精深,就是喜欢这里慢下来的节奏。“平时工作家里事情多,脑袋里像一团麻。在这儿安安静静泡一杯茶,看着茶叶浮沉,心就静了。”她说话时,正不慌不忙地用公道杯给每个人分茶,动作从容又安稳。我看着她,忽然觉得,这宜昌品茶教室工作坊教的,或许不光是泡茶的技巧,更是一种专注当下、安抚心神的生活态度。
时光在氤氲的茶香里过得特别快。两个多小时的课程结束时,每个人都显得意犹未尽。我们不仅带走了自己亲手冲泡的那份满足感,更带走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视角。原来,一杯好茶的诞生,背后是如此的耐心与细致。如果你也在寻找一个能让生活节奏慢下来的角落,或许可以推开门来看看。在这里,每一片茶叶的故事,都等着在水与温度的唤醒下,向你娓娓道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