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城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,邻近小巷200元一次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0:00:27 来源:原创内容

夜幕下的火车站

韩城火车站的钟敲了九下,出站口稀稀拉拉走出几个晚归的旅客。老陈把叁轮车停在广场角落,摸出半支烟点上,目光扫过那些拖着行李箱东张西望的陌生面孔。他在这个火车站跑了十几年活儿,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人。

“师傅,走不走?”有个穿夹克的中年男人凑过来,声音压得挺低。老陈点点头,那人却没上车,反而递来根烟:“跟您打听个事儿,听说附近巷子里...有那种服务?”老陈摆摆手没接烟,叁轮车突突响起,留下一句:“不知道,我就是个拉车的。”

车轮碾过积水,倒映着火车站明晃晃的灯光。老陈想起刚才那人的问题,不由得摇了摇头。这种打听他每周都能碰上几回,都是冲着那些藏在车站后街的灰色行当来的。那些窄得只容两人并肩的小巷,白天安静得出奇,一到晚上就活泛起来。

巷子里的生意经

顺着火车站往西走二百米,拐进条晾满衣服的巷子,墙皮剥落的地方露出红砖。巷子深处有间没挂牌的发廊,玻璃门总是雾蒙蒙的。傍晚时分,几个女人坐在塑料凳上嗑瓜子,听见脚步声就齐刷刷抬头。

“做头发吗?”穿红裙子的女人最先站起来,嘴角挂着职业性的笑。见来客犹豫,她补了句:“洗头按摩都行,韩城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。”这话像句暗号,在狭小的空间里飘荡。隔壁麻将馆传来哗啦啦的洗牌声,盖住了些不该被听见的动静。

再往巷子深处走,情况也差不多。有家门帘低垂的按摩店,老板娘在门口剥毛豆,见人经过就慢悠悠问:“歇脚吗?里头有位置。”问价格,还是那句:“邻近小巷200元一次。”这些藏在车站周边角落的生意,像野草似的,清了又长,总也除不尽。

老王的选择

货运司机老王是这些地方的常客。他每周叁凌晨路过韩城,总要在这儿歇两小时。头回来是去年冬天,那天特别冷,他在车站附近找热汤面,误打误撞进了那条巷子。

“当时就想着取个暖。”老王后来跟同车队的伙计说,“结果一推门,四五个姑娘齐刷刷看过来,那阵仗...”他顿了顿,“反正后来就成了习惯,跑完这趟松快松快。”

有回他听见两个姑娘聊天,一个说想攒钱开美甲店,另一个说老家孩子要交补习费。老王听着不是滋味,往桌上多放了五十块钱。走出门时,火车站正好响起汽笛声,悠长悠长的,像要把什么带走似的。

生活的另一面

巷口卖煎饼的刘婶每天清早五点出摊,总能撞见些揉着眼睛匆匆离开的男男女女。“都是讨生活呗。”她往铁板上浇一勺面糊,滋啦作响,“那些姑娘有的比我家闺女还小。”

有次下大雨,有个姑娘来她摊前躲雨,刘婶递过去个热煎饼。姑娘愣了下,从兜里掏钱,刘婶摆摆手:“不要钱,我闺女也在外地打工。”雨停了,姑娘朝她鞠了一躬,转身跑进巷子深处。

火车站每天都吞吐着无数故事。那些拖着拉杆箱的旅客不会知道,就在离站台几百米的地方,藏着另一个世界。那里的人用身体换温饱,用夜色作掩护,把韩城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当成谋生的价码。

老陈还在广场等活,偶尔会有熟客问他知不知道那些地方。他还是那句话:“我就是个拉车的。”但叁轮车经过那些巷口时,他会不自觉地加快速度,仿佛要逃离什么。夜色渐深,火车站钟声又响了,这次是十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