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山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叁小时通话收费五百
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点让人纳闷。前两天我听邻居聊起,他家上初中的孩子居然花了五百块钱,就为了跟同学打叁小时电话。当时我第一反应是:现在的小孩都这么打电话了吗?
仔细一问才知道,这孩子用的是那种特殊的付费聊天服务。具体怎么回事呢?就是拨通某个号码,按照分钟计费,聊得越久扣费越多。这孩子压根没注意到话费像坐火箭似的往上涨,等到家长收到账单的时候,整整五百块钱已经没了。
说实话,我听着都觉得心疼。五百块钱对初中生来说可不是小数目,够买多少本参考书,够吃多少顿午饭啊。可这孩子倒好,叁小时电话就打没了。现在想想,这白山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的事儿,还真不是个例。
为什么孩子会打这么贵的电话?
我后来琢磨了一下,这里头可能有几个原因。现在初中生学习压力大,有时候想找人说说话、吐吐槽。再加上青春期嘛,总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,宁可跟同龄人倾诉。这不,一不小心就聊嗨了,完全忘了时间,也忘了这话费有多贵。
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,现在的孩子玩手机一个比一个溜,可对话费这东西反而没什么概念。他们习惯了微信免费通话,压根不知道传统的通话服务还能这么烧钱。等家长发现的时候,账单上的数字已经够吓人的了。
我认识的一个班主任说,他们班上学期就有两个学生遇到类似情况。一个是因为晚上失眠,偷偷跟朋友夜聊;另一个是跟同学讨论作业,结果聊着聊着就跑题了。你看,学生叁小时通话收费五百,这种事情还真不少见。
家长们也是各有各的招数。有的直接把孩子训了一顿,有的耐心讲道理,还有的干脆把通话功能给关了。要我说啊,这事儿不能全怪孩子,毕竟他们这个年纪,确实容易忽略这些细节。
其实想想也挺理解的。现在孩子课余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,好不容易逮着个能自由说话的机会,那可不就收不住嘛。而且他们这个年纪,正是特别看重朋友的时候,有时候一聊起来,真是什么都忘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。是不是该早点教孩子怎么管理零花钱?怎么合理安排时间?还有啊,得让他们明白,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,不一定非要花这么多钱打电话。
我听说有的学校已经开始在班会课上讲这些生活常识了。怎么查话费余额啊,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啊,这些看似小事,对孩子们来说还挺实用的。毕竟,谁都不想再看到学生叁小时通话收费五百这种事发生了。
其实孩子们也挺委屈的。有个学生后来跟我说,她当时真没想那么多,就是觉得跟好朋友聊天特别开心,没想到会给家里添这么多麻烦。说完眼圈都红了,看得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。
所以啊,这种事情发生了,光生气解决不了问题。关键是要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,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比如说,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分担一部分话费,或者做些家务来弥补。这样既给了教训,又不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。
说到底,这白山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的事儿,反映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课。我们做家长的,既要给孩子适当的自由,又得在关键时刻提个醒。这个度啊,还真得好好把握。
现在想想,也许每个孩子都得经历这么一次“话费教训”,才能真正理解金钱的价值,学会合理消费。只是希望这个教训的代价,别像这次这么大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