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青城品茶上课工作室,共青城茶艺学习培训课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7:37:35 来源:原创内容

路过共青城南湖路口时,总能看到不少人拎着茶具包往那栋白墙黛瓦的建筑里走。起初还纳闷,后来才从邻居张阿姨那儿听说,那是家挺特别的品茶上课工作室。

张阿姨以前可是个急性子,最近却总端着紫砂壶在院子里慢悠悠地喝茶。问起来,她眉开眼笑:"在共青城茶艺学习培训课堂学了叁个月,现在总算知道什么叫'茶如人生'了。"这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,决定亲自去看看。

推开那扇木门,茶香扑面而来

工作室比想象中安静,只有煮水声和偶尔的陶瓷轻碰声。二十多人在木桌前围坐,盯着老师手上的茶壶——那动作行云流水,注水、出汤,手腕轻轻一转,茶汤就均匀分到每个杯子里。

授课的李老师边演示边说:"别觉得玄乎,就像炒菜掌握火候,泡茶最重要的是和水温、时间做朋友。"他让大家试试手感,"烫了,茶就苦了;凉了,香气出不来。就像待人接物,都得刚刚好。"

坐在我旁边的年轻白领小陈悄悄说,她来这儿是为了治"手机依赖症"。现在她发现,专注泡茶的叁十分钟里,心情真的慢慢静下来了。

从茶叶到茶具,都是学问

第二次去,正赶上讲茶叶分类。没想到最简单的绿茶,还分炒青、烘青、晒青。"就像同样是大米,不同做法味道完全不同。"李老师抓起一把茶叶,"这共青城云雾茶,就得用85度的水,才能泡出它春天的味道。"

茶具的选择更有意思。原来不同的壶适合泡不同的茶——紫砂保香,瓷壶显色,玻璃杯适合看茶叶跳舞。王大爷是这里的常客,他乐呵呵地展示他的宝贝紫砂壶:"养了半年,现在不放茶叶都能闻到茶香。"

在这里,品茶上课工作室不只是教技术,更像在传递一种生活态度。李老师常说:"茶不分贵贱,适口为珍。几十块的茶认真泡,也能喝出滋味。"

茶桌即是江湖

最让我触动的是茶桌上的氛围。新来的学员手忙脚乱,老学员会主动帮忙;有人带来老家特产,大家就一起品尝。上周,退休教师赵阿姨泡茶时手抖得厉害,旁边的大学生自然地接过壶帮她续水——这个简单的动作,让整个茶室格外温暖。

李老师说,茶桌是缩小的人生舞台。斟茶时先人后己,杯满七分留有余地——这些规矩背后,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待客之道。

如今,我也成了这里的学员。虽然还做不到"茶禅一味",但至少学会了在忙碌中给自己留一盏茶的时间。每当茶叶在杯中舒展,水汽袅袅上升,就感觉日子慢了下来,烦恼也淡了几分。

共青城这家茶艺学习培训课堂,就像城市里的一个小小绿洲。来这里的人,或许最初只是为了学门手艺,最后带走的,却是一份宁静的心境,和叁五知己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