亳州嫩茶论坛,亳州新茶品鉴社区
这几天朋友来亳州做客,非要拉着我去个新鲜地方。我正琢磨着去哪儿呢,他突然神秘兮兮地掏出手机:“走,带你去个茶友聚集地——亳州嫩茶论坛线下体验店!”
说实话,刚开始我还挺纳闷。亳州不是以药都闻名嘛,怎么现在连茶论坛都这么火了?可一进门就被震住了,整面墙的茶叶罐子飘着香味,几位老师傅正拿着玻璃杯不紧不慢地冲茶。旁边有个大姐笑着说:“你们来得巧,今早刚到的霍山黄芽。”
茶香里的热闹劲儿
坐在原木茶桌前,老师傅给我们泡了杯本地特色的亳州茉莉花茶。他边注水边说:“在咱们亳州嫩茶论坛里,茶友们都管这叫‘入门必修课’。”热水冲下去那瞬间,茉莉香“嘭”地散开,朋友忍不住“哇”了一声。
这时隔壁桌传来一阵笑声。原来几位年轻人正在比较不同年份的六安瓜片,其中一个姑娘举着手机:“等我拍张照发到亳州新茶品鉴社区,让大伙儿都馋馋!”
老师傅转头对我们眨眨眼:“现在年轻人可爱玩这个了。上周社区里还有个姑娘,把她爸珍藏十年的老茶饼翻出来直播开汤,可把她爸急得直跳脚!”这话把我们都逗乐了。
说来也怪,明明彼此都不认识,但聊起茶叶来却特别投缘。那位拍茶的姑娘还主动分给我们一杯她刚泡的太平猴魁,说是她从黄山老家带来的。清甜的茶汤在嘴里打转,我突然觉得,这哪儿是在喝茶啊,分明是在喝故事。
藏在茶叶里的门道
老师傅看我们聊得欢,又取出两个白瓷盖碗。“来来来,试试这个。”他往每个碗里撒了把翠绿的茶叶,“这是今年春雨前的涌溪火青,你们先闻闻。”
朋友凑近深吸一口气,皱着眉嘀咕:“这香气...怎么形容呢?”
“像不像炒豆子的香味?”老师傅笑眯眯的,“在咱们亳州新茶品鉴社区里,茶友们给这个起了个外号叫‘锅气香’。”他顺手点开手机,“你看,这还有位老茶客写的打油诗:火青一盏春在手,豆香满室忘烦忧。”
我忽然想起件事:“现在网上卖茶的那么多,怎么判断好坏啊?”
“这话问到点子上了。”老师傅放下茶壶,“所以在亳州嫩茶论坛里,我们经常组织线下品鉴会。就像这火青,你得看它条索紧结的样子,汤色要清透,叶底要嫩绿。这些光看图片可学不会。”
正说着,旁边那桌年轻人开始传看茶叶叶底,互相交流着冲泡心得。那个活泼的姑娘正举着手机拍摄叶底特写,说要发到论坛给没来的茶友看。
临走时,老师傅送我们到门口,夜色里茶香还没散尽。朋友碰碰我胳膊:“下周末论坛有场秋茶品鉴会,要不要再来?”
我回头看了眼还亮着暖光的店铺,玻璃窗里隐约可见茶友们围坐的身影。忽然觉得,这座药都的空气里,除了熟悉的中药香,似乎又多了些让人留恋的茶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