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兴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,宜兴18岁学生每小时50元
最近在小区布告栏上,看到一则挺显眼的广告:“宜兴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”。说实话,第一眼扫过去,我还以为是家教辅导的报价。仔细一看才发现,是附近一位高叁学生在周末帮人搬运家具、整理仓库。这让我挺惊讶的,现在年轻人找零活的门路真是越来越实在了。
碰巧上周要清空老房子,我试着联系了这个学生。小伙子叫小李,穿着校服就来了,但干起活来特别利索。扛旧书柜、拆组装床架,动作比专业搬家公司的老师傅还仔细。休息时我给他递水,顺口问了句怎么想到干这个。他擦着汗笑笑:“反正周末闲着,挣点生活费还能锻炼身体,比刷手机强多啦。”
这价钱到底值不值
说实话,刚开始我觉得“宜兴18岁学生每小时50元”要价不低。但看着小李把樟木衣柜四角用棉布包得严严实实,下楼时还注意着不让柜子蹭到墙面,突然就觉得这钱花得挺值。现在请个搬运工动不动就要两叁百起步,反倒是学生干活更珍惜机会。隔壁王阿姨听说后,马上预约他下周去帮忙整理阁楼——你看,市场需求还真不小。
后来我在菜场碰到小李妈妈,她边挑青菜边跟我说:“孩子这半年变化特别大,以前回家就关房间里,现在会主动商量要不要接新单、怎么和客户沟通。前几天还自己研究了家具拆装的技巧视频。”她说话时眼角堆着笑纹,装菜的塑料袋在她手里晃啊晃的,“就是担心影响学习,不过他说体验过挣钱的辛苦,反而更清楚为什么要用功读书了。”
这种按小时计价的零工模式,在宜兴这样的城市正在悄悄流行。我家楼下修电脑的店铺,现在也贴着“大学生技术支援:50元/小时”的告示。店主老陈啃着苹果跟我说:“这些孩子不缺理论知识,缺的是实操场景。附近居民有个电脑小毛病都爱找他们,比返厂维修快多了,价格还实惠。”
当然也有人嘀咕:十八岁的年纪不好好备考,折腾这些会不会本末倒置?但你看小李在搬家具间隙还在背英语单词,客户家门口经常晾着他的单词本。他说等存够钱要去买套专业的工具包,以后能接更精细的组装活儿。这让我想起自己当年暑假在修理铺打工的日子,拧过的每个螺丝都成了后来职场上的底气。
黄昏时分看见小李骑着电动叁轮车穿过巷子,车斗里装着今晚要组装的置物架。夕阳把他的白校服染成淡金色,居民楼里已经有叁四家在等他下周排期。这个“宜兴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”的故事,或许正是年轻一代用双手探索生活的缩影。他们不再被动等待机会,而是在书本与现实之间,踏出属于自己的脚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