赣州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,学生兼职陪玩50元一小时
最近在本地家长群里看到个挺有意思的话题——“赣州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”,当时我心里还咯噔一下,这是啥新现象?仔细打听才知道,原来是中学生趁着课余时间做兼职,专门陪小区里的小朋友玩。
我家隔壁栋的王姐上周就请了这么个初中生。她家儿子刚上小学,整天抱着平板不撒手,可把王姐急坏了。那中学生来了之后,带着她儿子在小区游乐场玩老鹰捉小鸡,还教他拼航模。才第叁次见面,小家伙就主动把平板塞给妈妈,催着她约小老师再来玩。
50元买到的不仅仅是时间
说实话,刚开始听说这事,我和很多街坊一样心里直打鼓:让半大的孩子照看小孩,能行吗?可看着王姐家孩子的变化,我慢慢琢磨出味儿来了。这些中学生陪玩,和请家教完全不同。他们不会板着脸教加减乘除,而是真的在陪孩子疯玩——爬单杠、踢毽子、玩弹珠,这些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游戏,现在的孩子反而很少接触了。
我家楼下便利店老板娘也找了个初二女生陪她女儿。那姑娘每次来都背着个帆布包,里面装着跳棋、橡皮泥,还有她自己画的卡通卡片。两个孩子经常坐在店门口的小板凳上,一玩就是一下午。老板娘说,自从有了这个小姐姐,女儿性格开朗多了,还学会了收拾玩具。
这些中学生要的报酬真的不高,学生兼职陪玩50元一小时,比很多家教便宜一半。但对家长来说,这点钱花得特别值。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会了分享,学会了等待,这是花再多钱报培训班都很难得到的东西。
我邻居家的初中生小军也在做这个。问他为什么想到做这个,他挠着头说:“就是喜欢和小孩子玩呗。而且自己能赚零花钱,就不用老跟爸妈要了。”他妈妈偷偷告诉我,小军为了当好“孩子王”,特意去图书馆借了儿童心理学的书,还在本子上记每个孩子的喜好。那个认真的劲儿,比他期末考试复习还上心。
现在小区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:中学生带着叁五成群的小朋友,在草地上追着跑,笑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。有个四年级的小男孩以前特别内向,跟着初中生玩了两个月,现在见到邻居都会主动打招呼了。他奶奶逢人就夸:“这比整天关在家里强多了!”
当然,安全问题大家都很重视。家长们一般都会在自家小区里找熟悉的孩子,或者通过熟人介绍。见面头几次都会在旁边看着,确认没问题才放手。毕竟让孩子开心固然重要,平安更是头等大事。
看着这些中学生带着小朋友在夕阳下奔跑的身影,我突然觉得,这或许是我们这个小区最温暖的风景。在这个人人都盯着手机的时代,能有人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真实地玩耍,用最纯粹的方式传递快乐,真的很难得。
也许下次,我家那个沉迷手机的小侄子来做客时,我也该试试找这么个中学生陪他玩玩。毕竟,有些东西是再贵的玩具也替代不了的——比如奔跑后红扑扑的脸蛋,比如发自内心的笑声,比如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之间,那种简单又美好的陪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