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芝品茶上课群,林芝茶道学习交流圈
那天刷朋友圈,突然看到老张发了条动态:“周末在林芝品茶上课群,学到了不少新鲜东西。”下面还配了张图,青瓷茶盏里汤色清亮,隔着屏幕都仿佛能闻到茶香。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个平时连咖啡都只喝速溶的老伙计,什么时候对茶这么讲究了?
抱着几分好奇,我私信问他怎么回事。老张立马来了精神,语音一条接一条:“哎哟你是不知道,咱们这个林芝茶道学习交流圈可热闹了。上周老师教我们泡滇红,原来水温得控制在85度,要是滚水直接冲,好茶都给糟蹋了。”
他这话让我想起自己泡茶的经历。以前总觉得贵的茶叶喝着都一个味儿,现在才明白是方法不对。就像上周我在林芝品茶上课群里看视频教学,老师演示怎么温杯烫盏,每个动作都特别从容。我照着试了试,发现温过的杯子确实更能激发茶香。
茶桌上的那些门道
说来也怪,自从跟着林芝茶道学习交流圈的朋友们一起品茶,连早晨那杯茶都喝出不一样的感觉了。原来茶叶分这么多种类,光是绿茶就有炒青、烘青、晒青。群里有个姑娘特别懂行,她说挑茶叶要看形、闻香、观色,最好能试泡一次。
记得第一次参加线下活动时,我带着新买的普洱茶饼去请教。老师轻轻掰下一小块,放在鼻尖闻了闻,又对着光仔细看茶饼的纹理。他说这茶存得不错,已经慢慢转化出陈香了。然后手把手教我们怎么醒茶,怎么控制冲泡时间。那天我们五六个人围坐在一起,从下午喝到傍晚,聊茶也聊生活,特别惬意。
现在每次泡茶,我都会想起老师说的:喝茶这件事急不得。水要慢慢烧,茶要慢慢醒,连喝茶都要小口小口地品。有时候工作累了,我就停下来摆弄会儿茶具,重新注水泡一壶。这个过程中,整个人都静下来了。
前几天邻居来串门,看我正在沏茶,挺惊讶地说你现在泡茶有模有样的。我笑着给他也倒了一杯,两个人就坐在阳台上,看着楼下人来人往,安安静静地喝了一下午茶。他说这茶喝着特别舒服,比他在茶馆喝的还顺口。我心里偷偷乐了,这可是在林芝品茶上课群学的本事。
其实学茶这么些日子,最大的收获倒不是茶艺进步了多少。而是在这个圈子里认识了一群可爱的人,大家都抱着学习的心态来交流。有人擅长品鉴,有人精通茶史,还有人特别会挑茶具。每次聚会都能学到新东西,更重要的是,找到了一个让自己慢下来的理由。
昨天老张又在群里发消息,说这周末要学习白茶冲泡技巧。我已经准备好笔记本,打算好好记下要点。毕竟,能把一杯茶泡得恰到好处,也是生活里的小确幸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