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山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邻近昆山站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1:02:29 来源:原创内容

每次从昆山火车站出来,我总忍不住朝对面望几眼。那儿藏着几条弯弯绕绕的小巷子,和车站前宽阔的马路一比,简直是两个世界。说真的,你要是不留心,可能就从那不起眼的入口走过去了。

今天天气不错,我索性不急着赶路,脚步一拐就钻了进去。外面车水马龙的喧嚣,好像突然被什么东西隔开了,声音一下子远了许多。脚下是有些年头的石板路,缝隙里钻出几丛青绿的草,走起来有点高低不平,却比水泥地多了几分味道。

巷子里的烟火日常

往里走几步,生活气息就扑面而来。有个大姐正坐在自家门口择菜,旁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放着苏州评弹。斜对过是家裁缝店,老师傅戴着老花镜,踩缝纫机的声音嗒嗒嗒的,很有节奏。再往前,卖生煎的小店飘出香味,刚出锅的生煎底儿焦黄,咬一口肯定满嘴汤汁。这些寻常景象,不知怎么的,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。

我停在了一个旧书摊前。摊主是位上了年纪的大爷,正捧着紫砂壶慢慢喝茶。他这儿的书五花八门,有泛黄的旧小说,也有过期的杂志。我随手翻到一本八十年代的《故事会》,纸页已经发脆。大爷笑眯眯地说:“年轻人,喜欢就看会儿,不买也没关系。”这种不急不躁的劲儿,在外面可是少见。

巷子很窄,两边的楼挨得很近,阳台上晾着的衣服几乎能碰到一块儿。二楼有人用竹竿挑着衣服往外伸,楼下经过的邻居抬头喊了声:“张阿姨,今朝天气蛮好!”楼上应了一声,说的什么我没听清,但那份熟稔是装不出来的。住在这里的人们,大概都认识几十年了吧。

新旧交错的光影

越往深处走,越能感觉到时光在这里留下的层层迭迭的印记。这边是斑驳的老墙,爬山虎郁郁葱葱地爬了半面墙;那边却新装了时尚的奶茶店,亮闪闪的招牌格外显眼。几个年轻人坐在店里刷手机,和隔壁摇着蒲扇下象棋的老爷子相映成趣。

我注意到巷子拐角处有家理发店,还是那种老式的转灯在慢慢转着。透过玻璃窗看去,里面的陈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,可是老师傅的手法看起来特别认真。现在满大街都是发廊、造型工作室,这样的传统理发店真是越来越难见到了。

走到巷子中段,竟然发现了一座小石桥。桥不大,也就五六米长,桥下的水潺潺流过,虽然不算清澈,但给这巷子增添了几分灵动。站在桥上往回看,刚才走过的路曲曲折折,屋檐高低错落,偶尔有自行车丁零零地骑过,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。

不知哪个窗口飘出炒菜的香味,是青椒肉丝的味道。这味道让我忽然想起小时候住过的老街,也是这样的傍晚,妈妈在厨房里忙碌,我们在外面玩耍。虽然这里的居住条件可能不如新建的小区,但这份浓郁的生活味道,却是高楼大厦里找不到的。

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巷子里亮起了零零星星的灯火。不是那种刺眼的路灯,而是从各家窗户透出来的、暖暖的灯光。我该回去了,临走前又回头看了一眼。这些邻近昆山站的小巷,就像城市的另一面,安静地守在繁华的车站对面,保留着自己的节奏和温度。

走出巷口,重新回到车站广场,周围瞬间又恢复了人来人往的热闹。我忍不住想,下次路过时,一定要再进来走走。这些看似平常的昆山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藏着的是这座城市最真实、最柔软的心跳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