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阳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课堂茶香体验
当茶香飘进教室
上课铃响过,丹阳实验中学的教室里却飘起了缕缕茶香。这不是什么美食节目现场,而是他们独特的人文素养课——丹阳学生品茶上课。说真的,刚开始听说这事儿,我还纳闷:在教室里泡茶?那不得满屋子茶渍,学生还能专心听讲吗?
可亲眼见过才明白,这茶具的摆放都有讲究。每个学生面前那个小小的白瓷盖碗,装着两叁克绿茶,热水冲下去的瞬间,整个教室突然就安静了。孩子们一个个伸长脖子,看茶叶在碗里慢慢舒展,那神情比做化学实验还专注。
教茶艺的林老师边示范边念叨:“拿盖碗要稳,手腕放松,别像端个烫手山芋。”坐在前排的小胖子试了几次,盖子老是晃,急得直挠头。邻桌的女生悄悄给他比划手势,他试着调整手指位置,终于稳稳端起盖碗时,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。
说来也怪,自从开始上品茶课,这帮孩子变得不太一样了。以前课间闹哄哄的,现在倒好,有几个学生会安安静静地比较茶叶形态,讨论水温对茶汤的影响。班主任李老师说,最明显的变化是孩子们坐得住了,连最调皮的那个男生,现在也能专注地完成一道完整的冲泡程序。
这种学子课堂茶香体验带来的变化不止在课堂上。初二(3)班的张晓雨说,她以前从来不注意爸爸泡茶,现在回家居然能跟爱喝茶的爷爷聊上几句茶经。爷爷惊喜得很,把珍藏的紫砂壶都拿出来跟她分享。茶,成了祖孙俩的新话题。
其实刚开始推行这门课的时候,不少家长直皱眉头:“这不耽误学习吗?”学校特意开了次家长体验课,让家长们亲自来当回学生。当他们在孩子指导下笨拙地冲泡、品鉴,闻着满室茶香,脸上的表情慢慢从怀疑变成了理解。有位做工程师的爸爸感慨:“我这辈子头一回这么仔细地品一杯茶,确实需要静下心来。”
现在这门课已经成了学校的招牌。每周四下午,走廊里飘着的茶香就是活广告。其他学校的老师来参观,总忍不住在教室外驻足,透过玻璃窗看孩子们专注的神情。有次区里搞传统文化比赛,这群丹阳学生品茶上课培养出来的孩子,居然在茶艺项目上包揽了前叁名。
教导主任王老师说,他们没指望每个学生都成茶道大师,关键是培养那种专注和耐心。就像班里那个总坐不住的男生,现在能安安静静泡好一壶茶,这份定力慢慢也带到了其他课上,最近数学作业工整多了。
茶香还在教室里飘着,孩子们继续他们的品茶时光。或许很多年后,当他们回想起中学时光,除了公式和课文,还会记得这个充满茶香的教室,记得第一次成功泡出甘醇茶汤的喜悦。这份独特的成长记忆,就像好茶的回甘,会在岁月里越陈越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