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水江做服务的小巷子,冷水江服务小巷日常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36:49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条巷子窄得很,两个人并排走都得侧着身子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青苔湿漉漉的,空气里飘着老陈醋和炸油条的香味。每天早上七点,李婶准时推开她那间裁缝铺的木板门,哗啦一声,整条冷水江做服务的小巷子就醒了。

巷口修鞋的老张头正使劲敲着鞋掌,叮叮当当的像在敲梆子。他在这儿摆了叁十年摊子,谁家孩子什么时候学会走路,他都记得清清楚楚。"李婶,昨儿那件西装改得咋样啦?"他头也不抬地问,手里的锤子也没停。"妥了,王老师等会儿就来取。"李婶把熨斗插上电,蒸汽噗地冒起来,"你说现在年轻人,衣服破个洞就扔,咱这老手艺啊..."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九点过后,送菜的电动车开始在小巷里钻来钻去。卖豆腐脑的刘姐扯着嗓子喊:"小心烫着——"尾音拖得老长。二楼的窗户一扇扇推开,晾衣竿伸出来,花衬衫、蓝布裤在风里晃荡。住在叁楼的小赵揉着眼睛下楼取快递,顺便在刘姐那儿端了碗豆腐脑,蹲在路边就吃起来。"这日子,舒坦。"他咂咂嘴,看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老街坊。

要说这冷水江服务小巷日常,最热闹要数中午。家家户户的炒菜声此起彼伏,辣椒味呛得人直打喷嚏。叁五个老人坐在树荫下打麻将,牌摔得啪啪响。李婶的裁缝店这会儿倒是清闲,她端着饭碗,边吃边和邻居唠嗑:"东头老陈家孙子要结婚了,让我给改件大红衣裳..."话没说完,巷子那头突然吵吵起来。

原来是两个外卖小哥的电动车卡在巷子中间,谁也过不去。"我说哥们,往后倒倒呗?""我这后头堆着货呢!"眼看要吵起来,修鞋的老张头不紧不慢放下锤子:"都别急,左边车把往右打半圈,右边那个收收后视镜——对喽!"到底是老住户有办法,叁两下指挥着解了围。

午后时光

下午两叁点,巷子忽然安静下来。只有李婶的缝纫机还在哒哒哒地响,像在给午睡的人打拍子。她戴着老花镜,仔细地给件小孩棉袄缀扣子。阳光从门缝漏进来,照得线头闪闪发亮。"这活儿急不得,"她自言自语,"一针一线都得扎实。"偶尔有猫从屋顶跳过,碰掉片瓦,响声在巷子里格外清脆。

四点钟,放学的小孩像群麻雀扑进巷子,书包在背后一跳一跳。他们熟悉每块凸起的石板,知道哪家窗台可以摸到晾晒的红薯干。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跑进李婶店里:"奶奶,我跳舞裙子开线了!"李婶笑眯眯地取出针线:"转个圈奶奶瞧瞧...哟,我们小雨跳得真好看。"

夜幕慢慢落下来,冷水江做服务的小巷子换了个模样。路灯昏黄,各家厨房飘出晚饭的香气。二楼传来新闻联播的声音,夹杂着洗碗的水声。几个晚归的上班族拖着疲惫的脚步走过,却在闻到熟悉的家的味道时,不自觉地加快了步子。

李婶关店前,照例把门口的碎布头打扫干净。她望了眼蜿蜒的巷子,几家灯火明明灭灭。"明天老刘家娶媳妇,得早点去帮忙。"她锁上门,脚步声渐渐消失在巷子深处。月光洒在青石板上,那些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石块,默默记录着这条小巷里普通又温暖的一天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