珲春新茶论坛,珲春茶事交流与品鉴活动
北纬42度的春风拂过珲春的山野,总带着海风与森林交织的湿润气息。每年这个时候,朋友圈里便开始流传着这样的消息:“今年的头采春茶下来了!”这话像暗号似的,让爱茶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事务,开始盘算着何时能尝到那口鲜爽。
说来也巧,上周六恰逢珲春新茶论坛在城东的茶文化馆举行。我赶到时,馆内早已座无虚席。穿着传统服饰的茶艺师正在布置茶席,青瓷盖碗整齐排列,空气中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——不是那种浓郁的香气,而是带着青草与兰花香气的清新味道,像是把整个春天的山野都装进了这个空间。
茶香里的相逢
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,他小心翼翼地护着一个布包。“自己家里做的明前茶,”他笑着解释,“听说今天来的都是懂茶的人,特意带来给大家尝尝。”他说话时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,那份对茶的真挚喜爱,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。
第一轮品鉴的是珲春本地茶园的头采龙井。当热水注入杯中,茶叶缓缓舒展,那股熟悉的豆香便弥漫开来。有人轻声感叹:“就是这个味道!去年在茶园尝过一次,惦记整整一年了。”旁边几位茶友会心一笑,仿佛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等待与期盼。
其实啊,好茶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来形容。抿一口茶汤,舌尖能感受到的鲜爽,喉间留下的甘甜,还有那份从指尖传到心里的温暖,就足够说明一切了。茶就是这么个奇妙的东西,它能让陌生人因为一杯茶的距离,瞬间找到共同语言。
随着珲春茶事交流的深入,话题也从茶叶的品质聊到了采茶的趣事。有位年轻茶农说起清晨带着露水采茶的情景:“那时候茶叶最嫩,手指轻轻一掐就断了,带着露水的茶叶特别清香。”他边说边比划着,让人仿佛看到了晨雾缭绕的茶园景象。
品茶如品人生
第二轮品鉴的是本地培育的新品种。这款茶的滋味很特别,初入口时略带苦涩,但转眼间就化作绵长的回甘。邻座的老先生抿了一口,若有所思地说:“这茶有意思,先苦后甜,像极了人生。”
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。确实,品茶的过程何尝不是在品味生活?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常,细细体会之下,总能发现其中蕴藏的韵味。就像此刻,素不相识的人们因为对茶的热爱聚在一起,分享着各自的故事,这不正是生活最本真的味道吗?
茶会进行到后半段,气氛愈发轻松自在。有人说起自己收藏的老茶,有人分享独特的冲泡方法,还有人聊起在不同地方品茶的见闻。这些看似随意的闲聊,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,茶不仅是一种饮品,更是一条纽带,连接着人与人的情感。
窗外天色渐晚,茶会也接近尾声。但大家似乎都意犹未尽,叁叁两两地继续交谈着,交换着联系方式。那位带茶来的老先生临走时对我说:“明年这个时候,咱们还在这儿见。”简单的一句话,却承载着对来年春天的期盼。
走在回家的路上,唇齿间还留着茶的余香。忽然觉得,这样的珲春新茶论坛就像是为爱茶人搭建的一座桥梁,让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茶友们得以相聚,共同感受这片土地孕育的茶香。而这份因茶而生的情谊,或许比茶本身更值得珍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