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台河微信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,七台河扫码微信同城服务
今天在楼下超市买东西,发现收银台旁边贴了个蓝色二维码,上面写着"七台河同城便民群"。我顺手就拿手机扫了,结果一下子跳出来十几个本地商家群,从外卖优惠到家电维修啥都有。老板边找零钱边说:"现在咱们七台河人办事都习惯先扫个码,比翻通讯录方便多了。"
回家路上我就在想,这种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怎么突然就火起来了?记得前两年还要到处记电话号,现在连楼下修鞋的大爷都弄了个二维码,扫一下就能看他的出摊时间和价格表。
从菜市场到社区服务中心的二维码
上周六我去北岸新城那边的菜市场,每个摊位前都挂着不同的二维码。卖豆腐的刘婶让我扫她微信,说要是下雨天不出摊,直接在微信上订,她让孩子顺路送过来。卖山货的老张更厉害,他那个二维码扫进去是个小程序,蘑菇、榛子啥的都有照片和价钱,看着跟淘宝似的,但人家只做周边叁公里内的生意。
社区服务中心的小王告诉我,他们上个月搞了个"七台河扫码微信同城服务"试点。现在交燃气费不用排队了,扫楼下的二维码就能办。有些老年人开始不太会用,后来发现能让孩子帮忙远程操作,也慢慢接受了。我邻居赵大爷就是,现在逢人就夸这个扫码缴费方便,再不用每个月跑营业厅了。
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担心安全问题。后来社区工作人员教我们认官方的蓝色标识,说只要看清是带七台河本地落款的二维码就靠谱。现在连收废品的老李都有个认证过的二维码名片,扫一下直接显示他的回收价格和联系电话,比之前写在纸板上清楚多了。
二维码带来的小城新变化
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事,咱们七台河这些扫码服务特别有本地特色。比如烧烤店的二维码不仅能点餐,还会显示今天哪些食材是本地特供的。洗车行把会员卡做成二维码存手机里,冬天不用掏钱包就能积分。
我表姐在桃山区开美发店,她说现在八成顾客都是通过扫码预约的。"客人到店前就能选好发型师,看看作品集,这样沟通起来特别省事。"她店里还搞了个很有趣的设计,老顾客扫码能直接看到自己的历史发型照片,这个月该不该修剪了一目了然。
不过这种便利也要会用才行。我家对门刘奶奶最初觉得扫码太麻烦,后来她孙女教她扫药店二维码查优惠,现在买常备药能省不少钱。有次她还很得意地跟我说,用扫码比价发现隔壁超市的鸡蛋比常去的那家便宜两块多。
昨天路过步行街,看见新开的奶茶店在搞"扫码猜口味"活动,挺多年轻人在那儿边扫边玩。这种带点游戏性质的互动,让简单的扫码变得有趣起来。现在想想,这种七台河微信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之所以能流行,可能就是因为它把冷冰冰的技术变成了有温度的生活小帮手。
晚上在朋友圈看到熟食店老板发了新二维码,说扫描可以看今天新卤的猪蹄视频。我点开确实能闻到香味似的,果断下单留了两个。这种看得见摸不着的新鲜感,估计就是扫码服务让人欲罢不能的原因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