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康水磨工作室喝茶,水磨坊茶歇闲聚时光
南康这个地方啊,总藏着些让人惊喜的小角落。那天拐进老街深处,青石板路刚被雨水洗过,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。循着味道往前走,就看见了那块木招牌——南康水磨工作室。
说是工作室,倒更像老友家的院子。推门时铃铛“叮铃”一响,主人从茶案前抬起头,手里还握着紫砂壶:“来得正好,水刚沸。”
时光在水声里慢下来
他这儿的茶具挺特别,多是手工陶器,带着天然的不规则纹理。我说这壶嘴的弧度真别致,他边烫杯边说:“去年在龙窑捡的,烧歪了别人不要,我倒觉得像片卷着的荷叶。”茶水从“荷叶”里淌出来,在杯底转了个圈,琥珀色的光晃悠悠的。
窗外就是老水车,吱呀吱呀地转着,水流声不紧不慢的。朋友抿了口茶突然笑了:“你记不记得小时候,外婆总用那种搪瓷缸泡茉莉花茶?”这话头一开,大家都想起些旧事——爷爷的紫砂壶永远包着包浆,巷口茶馆五分钱一壶能坐整天。原来我们想念的,是茶水背后那些温热的人间烟火。
南康水磨工作室喝茶的妙处就在这儿,它让你忽然想起,日子原来可以这么过。手机屏幕暗下去,茶汤清亮起来,整个人像被按了慢放键。
主人很少讲大道理,偶尔插句话却挺有意思。有客人问这茶是不是贵了,他给人家续上水:“你喝喝看,这片茶山朝东,每年就清明前后那十天能采到这个味道。”忽然觉得手里这杯茶重了几分,里面装着整整一季的山岚雾气。
茶席间飘着人情味
常来的人渐渐熟了,叁叁两两围坐。新来的设计师会分享最近画的茶器草图,退休的老师傅教大家辨认不同年份的普洱。有时聊着聊着,壶里的水添了又添,从午后坐到日头西斜。
这种水磨坊茶歇闲聚时光,最动人的是那份不期而遇的温暖。上个月有个姑娘失恋了跑来,闷头喝了叁泡生普。临走时主人包了包桂花乌龙塞给她:“晚上泡了喝,睡得香些。”后来姑娘带着新交的朋友又来,眼角眉梢都是笑意。
茶还是那些茶,但坐在这个空间里,滋味总不太一样。或许因为窗台上的多肉养得胖嘟嘟的,架上的书可以随意翻看,墙角蟋蟀叫声和着水车声。这些细节像茶点里的那碟梅子,酸甜恰好,解了生活的腻。
暮色渐浓时,茶席也到了尾声。大家互相道别,说明天见,或是下周末再来。推门出去,老街已亮起暖黄的灯。回头看了眼还亮着的工作室,像夜海里一座安静的小岛。壶里的余温未散,足够暖着回家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