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门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,玉门夜间小巷是否开放
玉门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
前几天和朋友聊天,不知怎么就聊到了玉门。他忽然问我:“你说,玉门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?” 这句话一下子把我问住了。是啊,那座因石油而兴,又因资源枯竭而仿佛被时间按下暂停键的城市,它的夜晚,尤其是那些老城区的小巷,现在是什么光景呢?我心里琢磨着,这其实是在问,玉门还剩下多少烟火气。
为了解答这个疑问,我特意联系了一位还住在玉门老城区的远房亲戚。电话里,他听了我的问题,先是哈哈一笑。“有,怎么没有!”他的声音带着西北人特有的爽朗,“不过,你得看是哪片儿了。”他告诉我,新城区那边,马路宽阔,灯火通明,跟很多小城市没什么两样。但老君庙那边的老城区,就是另一番景象了。
他说,晚上10点,太阳早就落山了,西北的风吹起来,带着点凉意。很多当年热闹的家属楼,现在窗户都是黑的,人影稀疏。但正是这种安静,让少数几盏还亮着的灯,显得格外温暖。他说,你要是走在那些窄窄的巷子里,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脚步声,偶尔还能从某户人家里传来电视的声响,或者老太太唠家常的隐约话语。
这让我想起他之前发在朋友圈的照片。斑驳的墙壁上还留着几十年前的标语,有些巷子的水泥地已经开裂,缝隙里长出顽强的杂草。晚上十点钟,昏暗的路灯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,那种感觉,很难用语言形容。不是害怕,而是一种……时间凝固了的寂静。你会不自觉地放轻脚步,生怕打扰了这座城市的沉睡。
所以,玉门夜间小巷是否开放?这个问题其实没有“开放”或“不开放”的官方答案。那些巷子就在那里,它们不属于某个景区,没有围墙,也没有门票。它们对任何人都是“开放”的,只要你愿意走进去。但这种“开放”,更像是一种无声的见证,它们敞开着怀抱,展示着一段尘封的往事,等待着能读懂它的人。
我的朋友在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下,补充道:“现在偶尔也能看到一些外地来的年轻人,拿着相机,像我们一样,在巷子里转悠。他们大概也是在寻找什么吧。”或许,他们寻找的,和我们好奇的,是同一个东西——那就是在时代洪流中,一个城市最真实、最顽强的脉搏。这脉搏,就藏在那些夜晚十点依然沉默伫立的小巷深处,需要静下心来,才能微微听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