庐山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邻近庐山站前小街
那天下午,我拖着行李箱走出庐山火车站,迎面扑来的除了潮湿的空气,还有点儿迷茫。订的民宿说是在车站附近,可导航显示还要走七八分钟。正张望着,目光落在了车站对面那条不起眼的小巷子。
巷口很窄,两边是些老旧的居民楼,墙皮有些斑驳,挂着些不知名的藤蔓。说实话,第一眼真没啥特别,就是个普普通通、甚至有点破旧的小巷子。但比起旁边车来车往的大马路,它倒像个闹中取静的避风港。我犹豫了一下,还是决定穿过去看看。
巷子里的生活气
一脚踏进去,感觉瞬间就变了。外面车站的喧闹像被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了,声音变得模糊而遥远。巷子比想象中深,地面是那种有些年头的石板路,被磨得光滑,缝隙里长着青苔。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饭菜香,像是谁家在炒辣椒,呛得我打了个喷嚏,却莫名觉得亲切。
几个老人家坐在自家门口的小竹椅上,摇着蒲扇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。他们瞥见我这个生面孔,眼神里带着点儿好奇,但没多问,只是友善地笑了笑。旁边有个小杂货铺,老板正趴在玻璃柜台上打盹,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放着黄梅戏。再往里走,还能看到晾晒在竹竿上的衣服,花花绿绿的,随着微风轻轻晃动。
这庐山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和几步之遥的现代化车站,完全是两个世界。车站代表着流动和抵达,是旅途的节点;而这里,是凝固下来的日常,是稳稳扎根的生活。我放慢了脚步,心里那点赶路的焦躁,不知不觉就平息了。
顺着巷子走,不知不觉就拐到了另一头,眼前豁然开朗。原来,这条巷子通向的,就是那条稍微宽敞些、也更热闹一点的庐山站前小街。街两边店铺林立,卖特产干货的、开小餐馆的、做理发生意的,应有尽有。叫卖声、锅铲碰撞声、摩托车的喇叭声混杂在一起,充满了活力。
这条庐山站前小街,就像是从那条安静小巷延伸出来的、更具烟火气的版本。如果说巷子是住家的客厅,那这里就是大家采买、交际、解决生计的市集。我看到刚才巷子里的一位大爷,这会儿正坐在街边的修鞋摊前,和师傅边聊天边等着修鞋。这种从静到动、从私密到公共的自然过渡,让人觉得特别舒服。
我在一家卖茶馓的小摊前停下,买了点尝尝。摊主大姐很健谈,听说我刚从车站过来,就笑着说:“好多游客出了站就直奔景区大巴,急匆匆的。其实啊,在咱们这小巷子和小街里转转,也能看到不一样的庐山嘛。” 她这话倒是点醒了我。
是啊,旅行有时候不就是为了摆脱熟悉的节奏,去体验另一种生活吗?这条不起眼的庐山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以及它连接着的庐山站前小街,没有险峻的山峰,没有壮观的瀑布,但它们用最朴实的方式,向我这个过客展示了本地人真实的生活纹理。这种感觉,和站在观光点看风景,是完全不同的。
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,窗口透出温馨的光。我找到了民宿的入口,原来它也藏在这片街区里。回头又望了一眼那条此刻已笼罩在暮色中的小巷子,心里挺庆幸的。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因为它的其貌不扬而径直走开,才有了这份计划之外的、带着温度的记忆。这趟庐山之旅,从这条巷子开始,似乎已经值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