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门做服务的小巷子,天门老街服务小弄
这条小巷子窄得两人并肩都费劲,青石板路被磨得油亮油亮的。午后叁点钟光景,太阳斜斜地照进来,把晾衣绳上挂着的衬衫影子拉得老长。巷口修鞋的老陈头正眯着眼睛穿针,听见脚步声抬头瞥了一眼,又低头继续忙活他的活计。
巷子里的老手艺
往里走几步,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味,那是老李的木雕店传来的。店门脸小得可怜,可老李在这做了二十多年的木匠活儿。谁家桌子腿松了,椅子靠背断了,都会拿来给他修。他不紧不慢地敲打着,刨花在脚边堆成了小山。“急啥,”他常说,“东西修好了,能用一辈子。”
再往里是王阿姨的裁缝铺,墙上挂满了各色布料。她总戴着那副老花镜,针线在她手里听话得很。附近的老街坊都爱来找她改裤脚、换拉链。昨天她还给隔壁的小丫头做了条花裙子,小姑娘穿上就不肯脱下来,在巷子里跑来跑去。
巷子中间有口老井,井口被绳子磨出了深深的凹槽。虽然家家户户早通了自来水,可夏天还是有人喜欢打井水来冰西瓜。坐在井沿上吃上一块,那凉丝丝的甜味,能把整个夏天的燥热都赶跑。
天门老街的那些事儿
傍晚时分,巷子才开始真正热闹起来。放学的小孩在青石板上追逐打闹,家家户户的厨房飘出饭菜香。叁楼刘家在做红烧肉,二楼张家在炒辣椒,那股烟火气顺着窗户飘出来,在巷子里混在一起,成了独一无二的味道。
老陈头收拾了他的修鞋摊,换上二胡,咿咿呀呀地拉起来。琴声在巷子里回荡,偶尔有几个老街坊凑过来听。他们不说话,就静静地听着,直到家里人喊吃饭才慢悠悠地起身。
巷尾那家烧饼铺子总是最晚收摊。刚出炉的烧饼金黄酥脆,撒上芝麻,香味能飘出老远。下夜班的年轻人路过,总会买上一个,就着星光慢慢走回家。
夜深了,巷子重新安静下来。只有几扇窗户还透出暖黄色的光,偶尔传来几声猫叫。月光洒在青石板上,像是给这条天门做服务的小巷子披了层薄纱。明天太阳升起时,这里又会开始新一天的生活——平淡,却让人心安。
住在七楼的张老师说,他在这条天门老街服务小弄住了大半辈子。年轻时也想过搬去新小区,可到底没舍得。这里虽然旧,可每块砖瓦都有自己的故事。早上被邻居的开门声唤醒,晚上听着远处传来的麻将声入眠,这才是过日子该有的样子。
巷子东头那棵老槐树,怕是比这条巷子年纪还大。夏天撑开一片绿荫,老人在底下下棋,小孩在周围玩耍。树荫晃动着,时光就这样慢慢流淌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