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泉泄火的小巷子,龙泉幽径的旧巷陌
这龙泉泄火的小巷子啊,我可是从小听到大的。奶奶总爱摇着蒲扇说,早年间巷子深处有口老井,传说连着龙泉的水脉。夏天最热的时候,井水反而透心凉,打上来搁会儿,碗边能凝一层水珠子。
如今再走进这条巷子,青石板被岁月磨得溜光,墙角探出几丛野薄荷。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把斑驳的砖墙染成蜜色。有个老爷子坐在门槛上剥豆子,见我驻足,抬头笑了笑:“找那口老井?往前走到第叁个拐角,看见香樟树就是了。”
井台边的闲话
香樟树下果然有口石井,井沿被井绳磨出深深的凹痕。旁边洗衣的大婶说,现在虽然通了自来水,但老街坊还是爱来这儿打水。“你说这龙泉泄火的小巷子有什么特别的?其实就是水好,泡茶特别甘。夏天孩子们玩得满头汗,打桶水往头上一浇,那叫一个痛快!”
我突然想起什么,顺着巷子继续往里走。记得奶奶说过,从前巷子两边都是打铁铺子,铁匠们就用这龙泉水来淬火。现在铺面早改成了民居,只有偶尔从某家院里传出的敲打声,还隐约带着当年的节奏。
转过弯,眼前忽然开阔了些。几户人家的院墙爬满了牵牛花,紫色的喇叭状花朵在微风里轻轻摆动。有个大姐正在院里的水龙头下洗菜,她告诉我:“都说我们龙泉幽径的旧巷陌风水好,冬暖夏凉的。其实啊,是这些老房子盖得讲究,墙厚窗高,院子里又有树。”
这时飘来一阵炊烟的味道,混合着谁家炖肉的香气。这味道突然让我想起奶奶说的,从前每到傍晚,整条巷子都弥漫着饭香,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,大人们坐在门口聊天。现在虽然安静了许多,但那份烟火气还在。
我在一口废弃的石磨旁坐下,磨盘上落了几片香樟叶子。这条龙泉幽径的旧巷陌就像个慈祥的老人,见证了太多故事——那些打铁的汉子、汲水的妇人、奔跑的孩子,还有像我今天这样,循着传说找来的人。
夕阳西下时,我又经过那口老井。正好有个年轻人来打水,说是要回去泡茶。“现在年轻人谁还信这些啊,”他不好意思地笑笑,“但我奶奶就认这个水,说用别的水泡不出那个味儿。”
回望这条龙泉泄火的小巷子,它已经不再是传说中那条专门用于淬火的工匠巷,而成了寻常百姓生活的地方。但那些老井、古树、旧石磨,还有街坊们习惯性的守护,让这条巷子保持着独特的温度。也许所谓的地脉之说,本就是对一方水土的眷恋。
走出巷口时,华灯初上。回头再看,巷子里陆续亮起温暖的灯光,隐约传来新闻联播的前奏曲。这条巷子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城市一隅,用它自己的方式,继续着对于龙泉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