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津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校园后巷品茶闲叙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5:38:37 来源:原创内容

河津女子学院后街喝茶

那天下着小雨,我撑着伞拐进了河津女子学院的后街。青石板路被雨水浸得发亮,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桂花香。这条巷子窄得很,两边都是老房子,有几家小店藏在绿植后面,要是不留意,可能就走过头了。

我要找的是家叫“闲月阁”的茶馆。朋友说这儿特别适合一个人发呆,老板娘泡茶的手艺是跟家里老人学的,用的都是传统法子。推开木门时,风铃叮叮当当响了几声,店里暖暖的,和外面湿冷的街道像是两个世界。

老板娘正在柜台后面擦杯子,见我进来就笑了笑,没多问什么。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让人舒服。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,点了一壶凤凰单丛。窗玻璃上蒙着水汽,往外看,街景都模糊成了水墨画。

校园后巷品茶闲叙

茶端上来的时候,老板娘顺便放了碟南瓜子。“慢慢喝,”她说,“这茶得细品。”我看着她往壶里注水的手法,手腕轻轻转动,水流划出柔和的弧线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外婆泡茶,也是这样的不急不躁。

隔壁桌来了两个女生,看校服是旁边学院的。她们要了茉莉花茶,一边喝一边低声聊着课堂上的事。偶尔有笑声传过来,轻轻的,像茶汤上飘着的热气。这种校园后巷品茶闲叙的氛围,有种说不出的安逸。

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,茶香在嘴里慢慢散开。忽然觉得,喝茶这件事,重要的是这份闲适的心情。不是说非要懂什么茶道,或者用多贵的茶具。就像现在,一个人,一壶茶,看着窗外行人来来往往,时间好像都慢了下来。

老板娘闲下来的时候,会坐在柜台后面看书。有熟客进来,她就抬头打个招呼,接着又回到书页里。这种自在的生活状态,在城市里越来越难得了。她说这家店开了十几年,来的多是老客人,大家来了就安安静静喝杯茶,偶尔聊上几句。

雨渐渐停了,阳光从云缝里漏出来,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我续了两次水,茶味淡了,但喉底还留着回甘。看看时间,竟然在这儿坐了两个多小时。这在平时简直不可思议——总是急着赶路,忙着做事,连好好喝杯水的时间都像是偷来的。

结账的时候,老板娘送了我一小包茶点。“自己做的,”她说,“配茶刚好。”我道了谢,推门出去时风铃又响起来。巷子里的积水映着刚刚放晴的天空,几个女学生说笑着走过,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
回头又看了眼这家小店,木招牌被雨水洗得发亮。我想我还会再来的,或许下个周末,或许某个傍晚。这条后街,这家茶馆,已经成了我心里一个特别的角落。在这里,时间不再是追赶我们的东西,而是像茶汤一样,可以慢慢品味的存在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