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清火车站200一次快餐,福清站旁快餐200元一份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46:24 来源:原创内容

夜里十一点的福清火车站,依然热闹。出站口挤满了刚下车的旅客,拖着大包小包,脸上带着长途跋涉后的疲惫。广场对面,一排小餐馆还亮着灯,老板娘站在门口张望,偶尔朝路过的人点头。

我找了个位置坐下,点了份炒饭。旁边两位穿着工装的大哥正聊天,声音不大,但在这夜里格外清楚。“还是老地方?”一个问。“对,就站旁那家,200元一份,管饱。”另一个回答,拿起安全帽擦了擦汗。我低头刷着手机,心里却琢磨着刚才听到的话。这价格,在火车站周边,算是个公开的秘密了。

车站旁的那盏灯

顺着他们指的方向看去,那是家不起眼的小店,红色招牌都有些褪色了。门口支着个小黑板,上面用粉笔写着菜单,字迹歪歪扭扭的。可就是这么个地方,晚上十点后总是坐满了人,大多是刚下火车的工人、司机,还有附近工地上夜班的。

老板是个微胖的中年人,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活。锅铲碰撞的声音噼里啪啦,火苗窜得老高。“来了啊?”他头也不抬地对熟客打招呼,“老规矩?”对方点点头,找个空位坐下,手机往桌上一放,长长舒了口气。那份200元的套餐,其实就是一大盘米饭,配上两荤一素,再加个例汤。分量足,味道家常,对很多干体力活的人来说,这个价位能吃饱,已经很划算了。

我听见老板和常客聊天:“现在什么都涨价,就咱这不敢涨太多。”他擦了擦额头的汗,“来我这儿的都是辛苦人,挣点钱不容易。”

正说着,又进来几个穿着反光背心的,看样子是刚下夜班。他们熟门熟路地走到冰柜前拿饮料,然后凑在一起算钱,这个出叁十,那个出五十,很快就凑够了200元。其中一个人把钱递给老板:“还是老样子,多加个菜。”“好嘞!”老板应着,手里的活儿一刻没停。

这样的场景,每晚都在重复。对很多人来说,这里不只是个吃饭的地方,更像是个歇脚点。花200元,不仅能填饱肚子,还能在长途奔波后,找个地方喘口气。

深夜食堂里的人间百态

坐在角落慢慢吃着,我观察着这个小空间里的各色人等。有独自一人的,默默吃饭,偶尔抬头看看电视;也有叁五成群的,边吃边讨论明天的活儿。

靠窗的那桌坐着个年轻人,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,面前摆着个公文包。他吃得很慢,时不时看看手机,像是在等什么消息。那份200元的套餐,他吃了将近一个小时。

另一桌明显是熟客了,四个人围着一个小方桌,除了吃饭,还在传看手机里的照片。“你看我闺女,这次考试又拿了第一。”其中一个人骄傲地说,旁边的人凑过去看,都夸孩子有出息。他们聊着家长里短,抱怨着物价,也分享着老家的新鲜事。

老板偶尔会插句话,问问最近活多不多,或者提醒哪个菜要趁热吃。他虽然忙着炒菜,但对每个熟客的情况都心里有数。谁最近家里老人生病了,谁的孩子要上大学了,他都知道。

这时,门外来了个老人,背着个很大的编织袋,在门口犹豫着没进来。老板看见了,探出头问:“吃饭吗?”老人小声问了下价格,听到200元后,摇摇头要走。老板却叫住他:“这样,剩下最后一份了,给你算150吧,不然也要倒掉。”老人这才进来,坐在最靠门的位置。

其实哪有什么“最后一份”,我看得清楚,那锅里的饭还满着呢。

夜深了,人渐渐少了。老板开始收拾桌椅,把凳子一张张翻上来。我付钱时随口问了句:“每天营业到这么晚,挺辛苦的吧?”他笑了笑:“习惯了。总得有人做这个,不然他们下夜班去哪吃饭?”

走出小店,回头看了眼。那盏不太亮的灯还亮着,在深夜的车站旁,显得特别温暖。明天这个时候,它还会亮着,继续做着200元一份的生意,也继续为那些深夜奔波的人,提供一个能歇脚的地方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