鞍山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小巷深处两百元的温情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8:15:36 来源:原创内容

鞍山的深秋,巷子里的梧桐叶落了一地,踩上去沙沙作响。我就是在这样的季节,听说了老陈和小芳的故事。

老陈的修鞋摊就在巷子口,红砖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鞋。那天下午,我拿着开线的皮鞋去找他,却看见他正小心翼翼地往鞋盒里放钱——两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,用塑料袋包得严严实实。

“这是……”我忍不住问。

老陈不好意思地笑了:“给小芳买件羽绒服。天冷了,她那件旧的都不暖和了。”

两百块钱能做什么

说实话,在现在这个年代,两百块钱真的不算什么。吃顿火锅要叁百,买件像样的外套少说也得四五百。可就是这么两百块钱,老陈得补多少双鞋才能攒出来啊。

他跟我说,小芳在隔壁巷子的纺织厂做工,每天站着工作十二个小时,一个月也就挣叁千多。他俩都是下岗后再就业的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

“她总说不冷,”老陈一边给我补鞋一边说,“可昨天我看见她手都冻红了。”

我突然觉得,这两百块钱比很多人送的名牌包包还要贵重。

后来我才知道,他们相识也是在这条巷子里。那天小芳的高跟鞋跟断了,正好走到老陈的摊子前。老陈不仅修好了鞋跟,还细心地磨平了另一只鞋跟,说是这样走路才不会一高一低。

“就收了十块钱。”老陈说起这事,眼睛还闪着光。

慢慢地,小芳常来老陈这儿修鞋,有时是鞋底磨薄了,有时是拉链坏了。再后来,她开始给他送午饭,用保温饭盒装着,总是热乎乎的。

这条巷子见证了他们的点点滴滴——第一次说话,第一次一起吃饭,第一次牵手。老陈说,最浪漫的一次,是小芳生日那天,他在巷子两边的梧桐树上挂满了彩灯。虽然只是普通的串灯,但那天晚上,整条巷子都亮晶晶的。

“花了五十块钱。”老陈很得意,“她说这是她见过最美的夜景。”

小巷深处的温情

其实啊,爱情不一定要轰轰烈烈。就像这条普普通通的巷子,每天人来人往,卖豆腐的吆喝声,孩子们放学回家的吵闹声,都是最平常的生活。可就是在这样的平常里,藏着最真实的温情。

老陈给小芳买的羽绒服,是百货大楼打折的断码货。小芳穿着确实大了些,但她高兴得像个孩子,在巷子里转了好几个圈。

“暖和就行。”小芳说这话时,眼睛笑得弯弯的。

他们现在还住在巷子深处的老房子里,一间不到四十平的小屋,收拾得干干净净。窗台上养着几盆茉莉花,虽然不值钱,但花开的时候,满屋都是香的。

有时候我在想,什么是幸福呢?可能就是这样的吧——有人惦记着你冷不冷,有人愿意把辛苦挣来的钱花在你身上,有人在你回家的巷子里点亮一盏灯。

现在每次路过那条巷子,我都会想起老陈和小芳。想起那双补了又补的鞋,想起那件略显宽大的羽绒服,想起梧桐树下亮起的那一串彩灯。

鞍山的冬天很冷,风呼呼地往巷子里灌。但我总觉得,有这样真挚的爱情在,这条巷子永远都是温暖的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