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安上课喝茶辩辩群,北安学习品茶辩辩群
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分享“北安上课喝茶辩辩群”的截图,心里还挺好奇的。上课怎么还跟喝茶扯上关系了?正好有个老同学在北安工作,就顺口问了一句。他笑着给我发了群邀请,说你这就不懂了吧,进去看看就知道了。
刚进群那会儿,确实有点摸不着头脑。群里每天消息不断,但聊的都是正经事。有人在问哪个老师的公开课讲得好,有人在讨论周末去哪家书店自习,还有人在约着一起去城东新开的茶室写论文。慢慢地我才反应过来,原来这个“北安学习品茶辩辩群”名字起得挺实在的——就是把学习和休闲自然地结合起来了。
学习这件事,换个环境真不一样
记得上周末,群里组织了个“茶室自习局”。我们五六个人在城南的茶室碰面,每人点一壶茶,找个靠窗的位置就开始各忙各的。说来也怪,平时在家看书容易走神,在茶室这种安安静静又有点生活气息的地方,效率反而高了。偶尔抬头休息时,能看到其他人也在专注地看书做笔记,这种氛围特别好。
群里有个在读研二的学姐说,她每周都会参加这种自习活动。“在图书馆待久了也闷,换个环境,喝口热茶,整个人都精神了。”她说着递给我一块茶点,“你看,这样学习是不是没那么枯燥了?”
确实,这个北安上课喝茶辩辩群最让我喜欢的就是这点——它把学习这件事从教室里解放出来了。谁说学习就非得正襟危坐?在轻松自在的环境里,知识反而更容易进脑子。
而且群里时不时会有不同专业的人分享学习经验。上周还有个学设计的同学教大家怎么用思维导图整理笔记,这个方法我现在还在用。这种互相学习的氛围,比一个人闷头苦读强多了。
喝茶聊天中也能学到东西
更让我意外的是,连简单的喝茶聊天都能有收获。有一次大家聊起茶叶,群里一个学茶艺的女生就开始讲各种茶叶的知识。从绿茶的冲泡温度到红茶的发酵过程,听着特别有意思。后来她还约大家去参加一个茶艺体验课,那天我才知道原来品茶有这么多讲究。
这种学习不是刻意的,就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了。就像群里常说的那句话:“我们不是在消磨时间,是在给时间更多的可能。”在这个北安学习品茶辩辩群里,学习和生活真的融合在了一起。
现在想想,这种模式还挺适合现在年轻人的。我们这代人压力大,既要学习工作,又想要点生活品质。能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,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。群里的人来来去去,但核心的那批人已经成了固定的学习伙伴,偶尔还会约着一起去听讲座、看展览。
前两天群里又在组织新的活动了,这次是去郊区的民宿边喝茶边准备考试。我看着消息,顺手就报了名。毕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学习,确实比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强多了。如果你也在北安,说不定哪天我们就会在某个茶室遇见,各自安静地看书,偶尔抬头相视一笑,然后又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世界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