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宁新茶嫩茶已到店,新茶嫩茶到店常宁
茶香飘满街
这几天路过茶行的老街坊们都发现了,常宁新茶嫩茶已到店的消息像春风一样传遍了整条街。老陈的店铺门口早早挂出了手写招牌,墨迹还没干透呢,那股子鲜灵劲儿已经透过纸背往外冒。早上七点刚过,第一批老茶客就溜达着进门了,人还没站稳就先抽着鼻子问:“是那口熟悉的春味儿吧?”
要说这新茶到底有什么特别的?您瞧啊,刚拆封的茶叶还带着山间的晨露气,嫩芽蜷缩成小小的碧玉颗粒,抓一把在掌心,能闻到阳光晒过青草地的味道。开水冲下去的瞬间,叶片像刚睡醒的姑娘伸着懒腰,在玻璃杯里缓缓舒展身姿。茶汤渐渐泛起淡金色,这时候千万别急着喝,先凑近闻一闻——哎呦喂,那股子鲜爽直往脑门顶上蹿!
住在城南的李阿姨今年六十叁了,每年这时候都要坐四站公交来买头茬茶。她捧着茶杯眯着眼说:“就盼着这口鲜甜,喝完总觉得整个人都醒过来了。”旁边年轻的小夫妻倒是更在意冲泡的门道,小伙子举着手机拍茶叶沉浮的慢镜头,姑娘在旁边念叨:“得用85度的水,上次你说水太烫把茶烫哭啦!”
茶农老周今天特意从产区赶过来,粗粝的手指捻着茶叶给大伙儿讲解:“今年春雨下得巧,茶园朝阳那面坡的茶树长得特别好。”他弯腰打开麻袋,嫩绿的新茶带着绒毛呈现在大家面前,有人伸手摸了摸,惊呼这叶片竟像绸缎般软滑。新茶嫩茶到店常宁这事儿,在老周看来不只是买卖,倒像是领着山里的孩子进城见世面。
要说挑选新茶的窍门,其实不难。先看外形是否匀整,再闻干茶香是否纯净,最后品茶汤是否鲜爽回甘。不过老茶客们都有自己偏爱的冲泡方式,有人非得用老家带来的粗陶壶,有人说紫砂壶才不辜负好茶,还有年轻人图省事直接用玻璃杯——其实啊,只要茶叶本身品质好,怎么泡都差不了。
这会儿太阳升高了,茶行里越来越热闹。柜台前围着叁五个人在等包装,竹篓里的茶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。门外又有新客人探头问:“听说新茶嫩茶到店常宁了?”伙计笑着应声,手里的牛皮纸包哗啦啦响。街上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,混着槐树开花的甜味儿,把这寻常的春日上午酿得醉人。
玻璃柜台上摆着试喝的茶样,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连续喝了叁杯,犹豫着该买半斤还是一斤。老板也不催他,慢悠悠地添水:“这茶现在喝鲜,放冰箱存半个月味道更沉。”话音未落,年轻人终于拍板:“来两斤!分装成半斤的包。”
午后斜阳照进店堂时,第一批茶客心满意足地拎着茶包离去。伙计开始整理略显凌乱的茶台,准备迎接晚市的客人。电水壶还在咕嘟咕嘟冒着热气,货架上的茶叶罐映着金黄的日光。常宁新茶嫩茶已到店的消息,随着那些飘散的茶香,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继续传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