郴州酒店约了一个美好的妹子,郴州酒店遇见一位温柔女孩
这事还得从上周说起。我背着双肩包站在郴州酒店大堂,手指无意识地划着手机屏幕。玻璃幕墙外的香樟树沙沙作响,像是在笑话我这个外地人的局促。
说来你可能不信,我其实是来见网友的。叁个月前在读书论坛认识了个姑娘,聊王朔王小波,聊北岛的诗,也聊郴州鱼粉到底该放多少剁椒。她总说自己是"声音比本人好看"的类型,这话在我脑子里转了好几个弯。
等待时的胡思乱想
电梯叮咚响到第七声时,我开始后悔了。万一见面冷场怎么办?万一她发现我比照片胖了五斤怎么办?这种心情就像在拆盲盒,明知道可能是惊喜,手心里还是沁出薄汗。
旋转门那边忽然晃过米色裙角。她比约定的早到了十分钟,真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。走近时看清了她的眉眼,不像照片里加了滤镜的那种精致,反而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生动。
"原来郴州酒店长这样啊。"这是她说的第一句话,眼睛弯成月牙,"我小时候常在这条街上买糖油粑粑。"
鱼粉与真心话
我们没在酒店多停留,拐进了后巷的粉店。她说要带我去的那家,老板总爱在汤锅里撒把紫苏。等粉上桌的间隙,她掏出本《郴州风物志》,书页间夹着干枯的桂花。
热气腾腾的粉端上来时,她忽然说:"其实我今天特别紧张。"这话让我愣了两秒,随即忍不住笑起来。原来揣着小心思的不止我一个。她掰开一次性筷子,木刺勾住了针织衫的线头,这个意外的笨拙瞬间突然让一切变得真实。
我们聊起各自的工作,她教书,经常要批改作文到深夜。说起班上有孩子把"怦然心动"写成"砰然心动",她笑得差点打翻辣椒罐。瓷碗里的红油荡开圈圈涟漪,就像此刻的心情。
巷子里的穿堂风掠过耳际,带来远处货郎的叮当声。她低头吹散葱花时,发梢掠过青瓷碗沿,这个画面莫名让我想起《边城》里的翠翠。不过这话我没说出口,怕显得太文艺。
暮色渐浓时我们走回酒店门口,霓虹灯在她侧脸投下流动的光影。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个油纸包:"给,刚才顺手买的米糕,明天当早餐。"
望着她消失在转角的身影,我忽然觉得这座陌生的城市变得亲切起来。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她发来的消息:"下周带你去吃更地道的砍肉粉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