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定品茶上课工作室,康定茶艺学习体验班
沿着溜溜的跑马山脚,转过几条石板路,空气里忽然飘来一阵若有若无的茶香。抬头一看,一块素雅的木匾上写着:康定品茶上课工作室。门虚掩着,仿佛在静静等候每一位有缘人。
推门进去,喧嚣似乎被隔绝在了身后。这里没有急促的铃声,也没有密密麻麻的课程表,只有几张原木茶桌和墙上挂着的几幅字画。一位老师正不紧不慢地温着杯子,水流声和偶尔的交谈声,构成了这里的主旋律。
一杯茶的工夫,能学到什么?
你可能觉得,喝茶嘛,不就是抓把茶叶倒上热水?起初我也这么想。但在这里上的第一堂课,就让我改了主意。老师没讲什么高深的理论,只是让我们先看,先闻,先尝。她拎起一小撮茶叶,轻轻放在茶则上,递过来:“你闻闻看,像什么?”
我凑近嗅了嗅,一股清冽的、带着点果木的香气钻入鼻腔。“有点像……雨后森林的味道?”老师笑了,点点头:“你的感觉很准,这就是我们本地的藏茶。”她接着开始演示如何温杯洁具,水流顺着盖碗边缘缓缓注入,动作舒展得像在打太极。我学着她的样子,手却有些不听使唤,不是水洒了,就是角度不对。她也不急,就在旁边看着,偶尔轻声提点一句:“手腕再沉下去一点,对,就这样。”
当我自己终于完整地冲泡出一杯,看着金黄透亮的茶汤,那种成就感,竟比完成一个工作项目还要来得踏实。原来,慢下来,专注地做好这一件小事,本身就是一种修行。
茶汤里,品出生活的滋味
在康定茶艺学习体验班里,最打动我的,倒不是学会了多少种冲泡手法,而是那种围坐在一起的气氛。茶泡好了,大家轮流品鉴。坐在我对面的一位大姐,咂摸了一口,忽然说起她小时候,她爷爷也是这样在火塘边煮茶,满屋子都是那种暖烘烘的香气。
老师听着,也分享起她寻茶的故事。她说有一次为了找一种老茶,翻了好几座山,终于在一户牧民家里喝到了。“那茶汤入口是苦的,但喉底泛上来的甘甜,能在嘴里停留好久好久。”她顿了顿,看着我们说,“生活不也常常这样吗?先苦,后甜。”
就着氤氲的茶气,大家的话匣子都打开了。有人说起工作的烦恼,有人分享旅行的趣事。我们明明是陌生人,却因为这杯茶,忽然间就有了连接。那种感觉特别奇妙,仿佛我们不只是来学泡茶的,更是来赴一场对于生活的茶会。
几次课下来,我发现自己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。以前做事总想着结果,火急火燎的。现在回到家,我也愿意拿出茶具,给自己泡上一壶。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沉浮,心也跟着静了下来。处理工作上的难题时,好像也多了一份从茶道里悟出的耐心——不疾不徐,一步步来。
如今,每当朋友问起在康定有什么特别的去处,我总会想起那个飘着茶香的小院。它不像景点那样喧闹,却藏着一座城市最温润的底色。如果你哪天也路过康定,不妨循着茶香去找找看。推开门,或许你也能遇见那一杯属于你的、温暖的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