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沧火车站300一次,临沧站服务300一趟
都说现在出门不容易,尤其是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。那天我在临沧火车站,就听见两位拖着行李箱的大哥在聊天。一个说:“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,找个车真犯难。”另一个接话:“可不是嘛,我刚问了个车,人家开口就是临沧火车站300一次,说这是公道价。”
这话听着耳熟,我忽然想起昨天在站前广场,也看到有块手写牌子上写着“临沧站服务300一趟”。你说巧不巧?两个说法,意思差不多,价钱也一样。这倒让我琢磨起来了,这“300一次”和“300一趟”,里头是不是有点门道?
站前见闻
我在出站口站了会儿,观察来往的旅客。有位大姐带着两个孩子,大包小包的,正和司机讨价还价。“能不能便宜点?我们就到前面的镇子。”司机摆摆手:“大姐,这段路不好走,都是这个价,临沧火车站300一次,童叟无欺。”
旁边还有个年轻人,拿着手机在查网约车价格,眉头皱得老高。他嘟囔着:“线上预订也要280,还不如直接坐这些车呢。”看来,这个价钱在本地已经成了大家默认的标准。
说来也是,临沧这地方山多路绕,从火车站到市区确实有段距离。要是赶上天黑,或者带着很多行李,多花点钱图个方便,很多人也就认了。这不,刚才那位大姐最后还是带着孩子上了车,虽然脸上还带着点不情愿。
不一样的“一趟”
后来我又转到车站另一边,看见有辆中巴车,车身上贴着“临沧站服务300一趟”。这倒新鲜,同样是300块,中巴车能坐十来个人呢。我好奇地走过去和司机搭话。
司机是个爽快人,他说:“我们这‘一趟’和那些小车‘一次’不一样。我们是定点发车,人满就走,走的也是固定线路。要是去的地方顺路,拼上四五个人,平均下来每个人也就几十块钱。”
原来如此!同样是300元,小车是包车价,中巴是拼车价。要是独行旅客或者两叁个人,坐中巴确实划算多了。可惜很多初来乍到的人不知道这个区别,白白多花了钱。
我在想,为什么中巴车的生意反而不如那些小车热闹呢?也许是因为他们不太会在出站口主动招揽客人,或者宣传做得不够到位?这还真是个有意思的现象。
本地人的建议
正想着,车站小卖部的老板朝我招招手。他说看我在这儿转悠半天了,是不是在找车?我点点头,他就打开了话匣子。
“看你像是外地人,给你提个醒。”他压低声音说,“要是行李不多,时间也不赶,往前面走两百米有个公交站,五块钱就能到市区。要是确实需要打车,记得上车前问清楚,这300是包车还是拼车,别稀里糊涂就上了车。”
他还说,其实车站管理挺规范的,所有正规车辆都在指定区域候客。那些胡乱要价的,多半是没在管理范围内的“黑车”。
听了老板的话,我忽然明白了。很多时候我们多花了冤枉钱,不是因为别人太精明,而是自己太着急,没来得及多问问、多看看。
天色渐晚,车站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我看着来来往往的旅客,有的急匆匆上了车,有的还在耐心比较。忽然觉得,出门在外,有时候慢一点,反而能走得更稳妥。这“300一次”和“300一趟”的区别,不光是价钱的事,更是选择的方式和心态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