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远火车站小巷200元一次,车站胡同200元一回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59:25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会儿刚从抚远火车站出来,天已经擦黑了。冷风飕飕地往脖子里钻,我拖着行李箱,琢磨着找个地方先填饱肚子。就在站前广场边上,有条不起眼的小巷子,里头零零散散亮着几家店的灯牌。

巷口有个卖烤地瓜的大爷,我凑过去买了俩,顺便问了句:“这附近有啥吃的没?”大爷用下巴往巷子里努了努:“往里走,有几家小馆子。”我顺着他指的方向往里走,巷子不宽,两边是些老旧的居民楼,墙皮都有些剥落了。

巷子里的那盏灯

走着走着,看见一家亮着红灯箱的小店,门上贴着“家常菜”叁个字。推门进去,里面就四五张桌子,倒是挺干净。老板娘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姐,系着围裙正在擦桌子。“吃点啥?”她头也没抬地问。我找了个靠墙的位置坐下,点了盘饺子,又要了碗汤。

等菜的工夫,听见隔壁桌两个中年人在聊天。一个说:“这地方我都来多少回了,从车站出来拐进这条小巷子,吃个饭歇个脚,舒坦。”另一个接话:“是啊,比站前那些大饭店实在多了。”我这才注意到,这家小店的墙上贴着价目表,最下面一行小字写着“套餐200元一次”。我心里嘀咕,这价格倒是挺实在的。

饺子端上来的时候,热腾腾的冒着白气。老板娘顺口问了句:“是刚下火车吧?”我点点头。她说:“这条小巷子啊,来来往往的都是赶路的人。有的急着回家,有的刚来打工。我们家在这开了十几年了,见的多了。”

正吃着,门口风铃响了,又进来个背着大包的小伙子。他径直走到柜台前:“老板娘,老规矩。”说着掏出手机扫了码。我听见收款提示音报的是“收款200元”。小伙子在我斜对面坐下,冲我笑了笑:“这家的炖菜特别地道,我每次来抚远都要特意绕过来吃。”

老板娘给他端上来一大碗炖菜,里面是土豆、粉条和肉块,冒着诱人的香气。“你这趟是来看对象的?”老板娘问。小伙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:“嗯,她在前面那个小区租房子住。我每个月都来看她一次,每次都在这吃个饭再去找她。”

另一个胡同的故事

第二天我又经过那条巷子,发现它其实是和后面的一条胡同连着的。那条胡同更窄些,两边开着些小卖部、理发店。在一家理发店门口,我看见价目表上写着“洗剪吹200元一回”。

我忽然想起昨晚那个小伙子说的话。这价格,这地点,好像成了这一带不成文的规矩。车站附近的生活,就是这样实实在在地在巷子里、胡同里展开的。没有华丽的外表,却有着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气。

后来我跟当地人聊天才知道,这一带很多小店都保持着这样的价位。不是旅游区那种宰客的价格,就是给普通人准备的。车站胡同200元一回,成了这一带老百姓心里都明白的一个标准。

现在想想,那条小巷子,那个胡同,就像是城市的一个个小小的驿站。来来往往的人在这里歇脚、见面、告别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而这条小巷子,这条胡同,就这么静静地见证着。

也许下次你再经过抚远火车站,也可以拐进那些小巷子里看看。不是为了找什么特别的东西,就是去感受一下那种最真实的生活气息。那些亮着灯的小店,那些冒着热气的饭菜,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最朴实的故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