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品茗评选活动现场精彩呈现
走进“贵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”的活动现场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,混着人群的窃窃私语。这哪像什么严肃的比赛啊,倒像是老街坊们凑在一块儿热闹。穿着民族服饰的阿姨正慢悠悠地烫杯子,旁边的小伙子盯着手机屏幕,嘴里还念叨着水温数据——传统和现代,在这儿碰了个满怀。
比赛开始的锣声一响,整个场子瞬间安静下来。第一位上场的老师傅端着他的宝贝紫砂壶,手稳得像是焊在半空中。热水冲进壶里,他手腕轻轻一转,茶水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。台下有人忍不住“嚯”了一声,这手法,没几十年功夫真练不出来。
当年轻人遇上老传统
有趣的是,这次来了不少年轻人。有个染着蓝头发的小姑娘,泡茶时那股认真劲儿,跟她那身打扮形成了奇妙的对比。她用的是冷泡法,往玻璃壶里加冰块的时候,旁边几位老师傅都伸长了脖子看。你说这能好喝吗?可等她端出来,清透的茶汤带着果香,愣是让评委老师点头笑了。
现场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。西边角落里,有人搬来了整套木制茶具,说要还原宋代的点茶法;东边窗口,几个大学生在用智能水壶精确控制温度。最逗的是有位大哥,边泡茶边讲单口相声,说什么“这茶啊,就得像谈恋爱,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慢”,把大家都逗乐了。这哪是比赛,分明是茶文化的狂欢。
评委们可不好当。一会儿要品鉴传统功夫茶的醇厚,一会儿要感受创新调饮茶的清爽。我看有位老评委,尝到一款特别的花茶时,眼睛突然亮了,然后又闭上眼细细回味。那种专注的神情,就像在听一首老歌。
中场休息时,大家叁叁两两凑在一起交流。老师傅教年轻人认茶叶,年轻人给老师傅讲新媒体推广。有个阿姨说得实在:“以前总觉得喝茶是上了年纪的事,今天看这么多年轻人喜欢,我就放心了。”她说着,给自己续了杯茶,脸上挂着欣慰的笑。
下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给整个场地镀了层金色。这时候的茶香似乎更浓了,混着人们的笑声,飘得很远。也许这就是“贵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”最想看到的——茶不只是饮料,更是连接人和人的纽带。看着那些因为共同爱好而聚在一起的身影,你会觉得,有些老传统,正在以新的方式活着。
比赛接近尾声,但没人急着离开。获奖名单似乎没那么重要了,大家更珍惜这个难得的交流机会。有人交换联系方式,约着下次一起品茶;有人抱着新淘来的茶具,爱不释手。茶凉了再续,话说了再说,这份因茶而生的温暖,还在继续蔓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