蛟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火车站旁老街旧巷
走到蛟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脚步就不自觉地慢了下来。这条巷子夹在两排老房子中间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爬满了青苔。车站那边还响着广播声和汽笛声,一跨进这里,世界突然就安静了。
巷口有个修鞋的大爷,正低头给一只皮鞋钉掌。旁边杂货店门口,几个老街坊坐在小马扎上聊天。“今儿天气真不错。”“是啊,比昨天强多了。”他们说的都是最平常的话,可听着特别踏实。这条小巷子就像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,外面的喧闹跟它没什么关系。
老街里的旧时光
往深处走,能看见好多老式木门,门板上的漆都斑驳了。有一家门楣上还留着六十年代的水泥字,虽然模糊了,但还能认出“为民服务”几个字。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久,心想这扇门背后该有多少故事啊。
胡同里飘来饭菜香,是那种家里做的普通饭菜的味道,不是饭店里的。有个大妈正在院子里晾衣服,看见我在张望,笑着问:“找谁家呢?”我说就是随便走走,她也笑了:“这破巷子有什么好看的。”可她不知道,这份“破”才是最珍贵的。
蛟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就是这样,它不像那些翻新过的老街,故意做旧给人看。它是真的旧,旧得自然,旧得理直气壮。每道裂纹都是岁月真实的痕迹。
走到巷子中段,发现一家老式理发店。红色的转灯还在转,里面就一把椅子,镜子边缘都发黄了。老师傅正在给一位大爷理发,推子嗡嗡作响。我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,老师傅抬头问:“理发吗?”我说不用,就是看看。他点点头,继续手里的活儿。这种老店在城市里已经很少见了,没想到在火车站旁老街旧巷里还保留着。
这条巷子里的生活节奏很慢。有人在窗台上养花,有人在门口下棋,还有个小姑娘坐在门槛上写作业。车站那边人来人往,大家都急着赶路,可巷子里的人好像永远不着急。这种反差真有意思——一街之隔,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。
往巷子尽头走,能看见火车站的站台。透过铁丝网,看得见列车缓缓进站。那边是离别和重逢,这边是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。有几个孩子扒在铁丝网上看火车,数着车厢,猜着火车要开到哪里去。这一幕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,也这么看过火车。
天色渐渐暗了,巷子里亮起昏黄的灯光。从窗户里能看见一家人围坐着吃饭,电视开着,没人看,但就是要那个声音。这种平凡的温暖,在城市的高楼里已经很难感受到了。
走出巷子时,车站的灯全都亮了。回头看看这条蛟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它静静地卧在那里,像一位慈祥的老人,守着自己的记忆。我想,下次再来蛟河,一定还要来这里走走。这些火车站旁老街旧巷,才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心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