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密场子不限次喝茶,高密茶座畅饮无限制
这两天路过人民公园,发现东门那家老茶楼挂上了新招牌——高密场子不限次喝茶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见这行字时,我握着保温杯愣了半天。现在连喝茶都这么豪横了吗?
茶香里的市井温度
记得小时候跟爷爷去茶馆,他总是眯着眼睛说:“茶要慢慢品,话要轻轻说。”可如今走进这家店,完全是另一番景象。青花瓷壶在桌上转着圈儿,七八个茶友围坐一桌,普洱的醇厚和绿茶的清香在空气里打架。穿唐装的服务生提着长嘴铜壶穿梭,看见空杯就满上,那架势倒真像在说:您尽管喝,管够。
穿格子衫的王叔是这里的常客,他边烫茶杯边和我唠:“我每天送完孙子就来这儿报到,二十块钱能坐一整天。”他掰着手指头算给我听,“去咖啡馆点杯拿铁要叁十多,在这儿不仅能尝遍六大茶类,还能听老哥们扯闲篇儿。”隔壁桌突然爆出笑声,原来是在争论白茶该泡叁分钟还是五分钟。
梧桐树影透过木格窗斜斜地洒进来,在茶汤里晃成碎金。我发现很多客人并不急着续杯,反而更享受这种随心所欲的松弛感。戴老花镜的退休教师慢条斯理地温壶烫盏,对面年轻人开着笔记本电脑处理工作,偶尔抬头接句话——这高密场子不限次喝茶,倒成了连接不同代际的奇妙空间。
柜台后的茶博士老周和我熟络后,道出他的生意经:“现在人缺的不是茶,是能安心喝茶的地方。”他指着墙角的自助茶台,七八个玻璃罐里装着不同价位的茶叶,“明码标价,丰俭由人。有些老主顾一个月能来二十多次,比上班还准时。”
暮色渐浓时,茶客们非但没散,反而又凑成新的一桌。穿太极服的大爷开始展示他新收的紫砂壶,几个年轻人好奇地凑过去请教茶具保养。窗外的车水马龙似乎与这片小天地无关,只有壶嘴蒸腾的热气在诉说时光。
走出茶馆时华灯初上,回头望见暖黄灯笼下“高密茶座畅饮无限制”的招牌,突然理解了这种经营模式的妙处——它用最朴素的方式,留住了城市里正在消失的烟火气。或许明天该带父亲来坐坐,他念叨老茶馆多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