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陵品茶课程工作室,乐陵茶艺研习中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4:19:05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路过金丝小巷,发现新开了家乐陵品茶课程工作室,墨色招牌下摆着个紫砂茶壶模型,路过时总能闻到若有似无的茉莉香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那只总是焐在手心的青瓷盖碗。

推门进去才发现,这里和想象中正襟危坐的茶室不太一样。几个年轻人正围坐在原木茶桌前,有个扎马尾的姑娘小心翼翼地端着建盏,茶汤在阳光里晃出琥珀色的光晕。“手腕再低些,”茶艺老师轻轻托住她的肘部,“像这样让水流沿着杯壁滑下去...”她手把手教着冲泡手法,那架势倒像在教书法。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工作室主人是位穿亚麻衫的先生,大家都唤他陈老师。他泡茶时总爱讲些茶圈趣事:某个资深茶客为寻泡凤凰单丛跑遍潮汕,某次茶博会上的老茶饼拍卖...这些故事让铁观音的兰花香愈发鲜活起来。有次他演示潮汕工夫茶的“关公巡城”,铜壶嘴忽高忽低地划着弧线,茶汤如绸缎般落进四只白瓷杯里。“别看现在动作流畅,当初可没少烫着手腕。”他笑着展示虎口处的淡疤,倒像在展示勋章。

来上课的除了退休教师、公司白领,还有带着孩子的母亲。有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最初坐不住,后来却成了最积极的“茶艺小助手”。他总踮着脚帮大家传递茶荷,有模有样地学着闻香姿势。那天他成功泡出人生第一盏龙井,举着茶杯满屋子找妈妈尝味道的样子,让人想起春天里刚抽出嫩芽的茶树。

茶席上的新发现

最让我惊讶的是乐陵茶艺研习中心的创意茶会。上周末的月光白茶品鉴场,他们别出心裁配了苏式糕点。绿豆糕的清甜恰好激发出白茶特有的蜜韵,这种跨界搭配让二十年老茶客都直呼新鲜。茶艺师小雯说正在研发“二十四节气茶单”,霜降时节准备用肉桂配糖炒栗子,大雪那天想试煮老白茶佐梅花酥。

窗边那排茶架也藏着巧思。从云南古树生普到桐木关烟小种,每种茶罐上都贴着手写标签。有罐台湾东方美人茶旁边,还摆着被虫啃过的茶青标本——原来这种茶独特的蜜香,竟来自小绿叶蝉的叮咬。这种不完美造就的完美,让人忍不住感叹造物的神奇。

如今每周叁去工作室成了习惯。不必纠结茶道礼仪是否标准,重要的是那片刻安宁。当热水注入盖碗,茶香蒸腾而起的瞬间,所有烦恼都随着那缕白气飘出窗棂。昨天看见新来的学员对着茶汤皱眉头,陈老师温声说:“别急着判断好坏,先问问舌头喜不喜欢这个味道。”这话倒像在说,生活本该有更朴素的衡量标准。

暮色渐浓时,茶席上的人们还在讨论着明前龙井的采摘时令。玻璃窗外车流如织,屋内却仿佛被茶香凝固了时光。或许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方天地,让忙碌的生活在茶壶起落间找到平衡的支点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