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光品茶课程工作室,明光茶艺学堂工作室
明光品茶课程工作室,明光茶艺学堂工作室——这两个名字最近总被朋友们提起。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时我也有些疑惑,这不都跟茶有关吗?直到亲自去了一趟,才发现它们像同一棵树上的两片叶子,脉络相通却各有姿态。
记得那个周末午后,我刚踏进明光品茶课程工作室,就被满屋的茶香包裹住了。这里没有高深莫测的架势,老师穿着亚麻衬衫,手里托着白瓷盖碗笑道:“别把茶想复杂了,咱们先从怎么把茶泡得好喝开始。”他带着我们用手掌感受水温,观察茶叶在水中舒展的节奏,甚至讨论起不同水质对茶汤的影响。那天我们尝了七种龙井,才明白原来同一产区的茶叶,只是烘焙火候差了一分,滋味就大不相同。
从茶杯到茶席
而在隔壁的明光茶艺学堂工作室,又是另一番光景。茶艺师正在布置一方素色茶席,每个动作都带着韵律感。“茶艺不只是泡茶,”她轻轻调整着茶壶的方向,“是把心境铺陈在这一方天地里。”她给我们看不同朝代的茶具,讲古人如何点茶、分茶。最有趣的是实践环节——我们这些新手笨手笨脚地学着注水,水线却总不听使唤。茶艺师倒不着急:“急什么呢?茶汤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慢下来。”
慢慢地我品出点味道来了。明光品茶课程工作室更侧重“品”,带你建立味觉坐标,弄清楚为什么这泡茶让你觉得舒服。而明光茶艺学堂工作室偏重“艺”,在动作仪轨中寻找与自我相处的方式。一个是茶的理科,感性中带着理性;一个是茶的文科,理性里藏着感性。
上周带朋友再去,她问哪个更适合初学者。我想了想,这就像问该先学写字还是先学写诗——其实都可以,看你当下最需要什么。若想快速读懂茶的语言,明光品茶课程工作室能给你扎实的基本功;若想在忙碌生活中找个停顿的角落,明光茶艺学堂工作室那方茶席或许正合适。
现在每次经过那条街,我都会想起两个工作室里不同的光。一边是明光品茶课程工作室里大家凑在一起讨论茶汤颜色的热烈,另一边是明光茶艺学堂工作室里独自摆弄香炉的静谧。两种光交织着,照见的是同一件事——在我们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,或许我们都需要找个地方,安安稳稳地喝杯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