衢州98场体验分享,衢州98次活动亲身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16:26:51 来源:原创内容

定了去衢州的票,朋友问我为啥这么执着。我笑了笑没说话,心里却惦记着那场心心念念的活动体验。

说来也巧,这次正好赶上了衢州第98场系列文化活动。记得刚下车就被热闹的氛围惊到了——广场上铺开了几十个手工艺摊位,老师傅正在教年轻人编竹编,那股竹篾的清香隔老远就能闻到。

在衢州的第一个惊喜

走着走着,忽然听到一阵特别的唱腔。顺着声音找过去,原来是衢州传统的傀儡戏表演。那木偶在老师傅手里简直活了过来,翻跟头、甩袖子,把台下的小孩逗得咯咯笑。我也忍不住站在那儿看了整整一出戏。

旁边坐着位本地大爷,看我这么投入,热情地给我讲起这戏的来历。“这戏班子啊,可是传了五代人了。”他说话时眼睛亮亮的,“现在年轻人很少愿意学这个,真怕哪天就看不到了。”听完这话,我心里突然有点不是滋味。

意想不到的参与

第二天继续我的衢州98次活动亲身体验,这回是个美食工坊。本以为就是尝尝当地小吃,没想到师傅直接让我们上手做。揉面、包馅、压模,看着简单,自己做起来才发现真不容易。同组的大姐手法特别熟练,一问才知道她从小就跟着奶奶学做这些传统点心。

“现在家里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了,”她一边帮我修正动作一边说,“但这些东西要是丢了,总觉得可惜。”她的话让我想起昨天的傀儡戏,忽然意识到,这些看似普通的民俗活动,其实都是在为传统文化续命啊。

烤好的点心出炉时,那股香味简直了!虽然形状歪歪扭扭的,但吃着自己做的衢州特色点心,感觉特别满足。

一段特别的插曲

活动最后一天,我参加了当地的民俗分享会。有位中年手艺人带来了一套特别精致的竹编作品,他说这是按着祖传的图样做的,光是学这套手艺就花了八年。我问他为什么坚持这么久,他沉默了一会儿说:“总要有人记得这些东西原本的样子。”

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。以前总觉得传统文化保护是个很大的概念,但这几天的衢州98场体验分享让我明白,它其实就藏在每一次手艺传承、每一场表演、每一道传统美食里。

回程的车上,我翻看手机里的照片——那些专注的眼神、灵巧的双手、开心的笑脸,突然觉得这趟来得特别值。这些鲜活的画面,比任何书本上的描述都来得真实动人。

列车缓缓启动,窗外的衢州城渐渐远去。但我相信,那些美好的记忆和体验,会一直留在心里,成为这次旅行最珍贵的收获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