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阳上课资源喝茶,贵阳学习环境品茶去处
贵阳上课资源喝茶
前两天和朋友聊起在贵阳找地方学习的事儿,他说了个挺有意思的观点:"找个能喝茶的地方看书,效率反而更高。"这话让我想起上次在甲秀楼附近那家茶馆,木桌椅、绿植、冒着热气的茶壶,几个年轻人安静地对着笔记本电脑,那场景确实比图书馆多了几分生动。
你们发现没有?现在贵阳不少茶馆都悄悄变了样。以前多是长辈们下棋聊天的地方,现在靠窗的位置总能看到抱着书本的年轻人。南明河边有家茶舍,工作日下午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:有人对着平板电脑记笔记,旁边青瓷杯里飘着都匀毛尖的香气。这种学习环境挺妙的,既不会太严肃,又保持着适度的安静。
要说在茶馆学习的好处,我倒真有点体会。上周准备资格考试时,在家总想躺沙发上,在咖啡馆又觉得咖啡因过量。后来试着去了朋友推荐的茶空间,点一壶湄潭翠芽,能续水四五次。老板很懂行,见我在看书,特意把座位调到光线更好的位置。说来也怪,看着茶叶在杯里舒展,心情慢慢就静下来了。
不过选地方还是有讲究的。市中心有些茶馆生意太好,人来人往的难免吵闹。我比较喜欢藏在老巷子里的那些,比如文昌阁附近有家带小院子的,竹帘把空间隔成几个区域,既互不干扰,又能感受到旁边翻书页的细微声响。这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感,反而让人更专注。
有次遇到个考研的女生,她说在这家茶馆复习快叁个月了。问起原因,她笑着说:"在这儿的消费比咖啡馆划算多了,叁十块钱能坐整个下午。而且茶能提神却不会心慌,老板有时还会送来茶点。"说着她掀开面前的白瓷盖碗,金黄色的茶汤正冒着缕缕热气。
其实想想,这种学习方式挺符合贵阳人的生活智慧。不必正襟危坐,在氤氲茶香里,该做的事一样没落下。就像我常去的那家店主说的:"年轻人来这儿不单是为喝茶,更是图个能沉下心的地儿。"他最近还添了几个书架,放了些文史类的书,偶尔能看到有人边喝茶边做摘抄。
现在天气转凉,茶馆里更显温馨。铜壶煮水的声音,纸页翻动的轻响,混合着茶香弥漫在空气里。这种氛围下,再枯燥的理论知识好像都变得亲切了些。前两天看见个有意思的场景:两个大学生模样的男孩各自对着笔记本电脑,中间摆着茶盘,偶尔抬头交流几句,又继续各自忙活——这大概就是现代版的"以茶会友"吧。
说到贵阳上课资源喝茶这个选择,确实给学习生活添了些滋味。不像在教室或图书馆那么正式,又比独自窝在家里更有仪式感。重要的是,当我们把学习变成一种更自在的体验时,坚持下去反而变得容易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