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洪女学生喝茶群,景洪女生茶聚小组
最近我的微信里多了一个特别热闹的群,名字就叫“景洪女学生喝茶群”。说实话,刚被室友拉进去的时候,我还纳闷呢,这群里整天在聊些啥呀?
结果进去一看,好家伙,消息分分钟99+。有人晒昨天在曼阁市场淘的普洱茶饼,有人在问哪家的滇红泡出来特别香。偶尔还会蹦出几条:“明天下午没课!老地方见?”后面跟着一串举手表情。
一杯茶里的慢时光
我们说的“老地方”,是学校后门那家叫“雨林小憩”的茶馆。老板娘是本地人,知道我们是学生,总给我们留靠窗的位置。竹藤椅子坐上去吱呀响,阳光透过芭蕉叶洒在木桌上,斑斑点点的。
记得第一次参加活动时还挺拘束的。对面的学姐不紧不慢地温杯、投茶、注水,动作特别轻柔。她笑着说:“在咱们景洪女生茶聚小组里,不用那么着急。”水汽袅袅上升,带着熟普特有的陈香,那一刻,我突然觉得时间慢下来了。
说来也怪,平时大家步履匆忙,赶着上课、参加社团活动。可一旦坐在茶桌前,整个人就放松下来了。可能这就是喝茶的魅力吧。
我们这群人里,有小茶迷,也有纯粹来凑热闹的。但没人摆架子,喝到好的就一起夸,泡坏了就嘻嘻哈哈地重来。上次小林把水温弄太高,苦得大家龇牙咧嘴,这事到现在还被拿来开玩笑呢。
茶香里的家乡味
作为土生土长的景洪妹子,我小时候总看爷爷摆弄他那套茶具。他常说:“我们西双版纳的茶啊,有雨林的味道。”那会儿不懂,现在和这群姐妹一起喝茶,倒慢慢品出点意思来了。
上周末,我们尝了娜捎带来的自家茶园春茶。她家就在南糯山上,那茶汤清亮清亮的,入口微涩,但回甘特别持久。娜捎说,这是她阿婆早上采的,说话时眼里闪着光。
我突然意识到,我们捧着的每杯茶,都不只是茶水那么简单。它连着脚下的这片土地,连着家的味道。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景洪女学生喝茶群能这么活跃吧——大家分享的不仅是茶叶,更是各自生活中那些温暖的片段。
有时候不想喝奶茶了,就来茶馆坐坐。几块钱就能要一份茶,能续一下午水。写写作业,聊聊天,或者干脆发发呆。比起在宿舍刷手机,这样的午后实在多了。
群里最近在传,下个月可能要组织去茶山玩。虽然具体还没定,但大家已经期待上了。想想能亲眼看看古茶树,体验下采茶,应该会很有意思。
窗外又飘雨了,西双版纳的雨季总是这样。我拿起手机,在景洪女生茶聚小组里发了条消息:“有人想去喝杯热茶吗?”很快,几个熟悉的头像跳出来回复。看着那些留言,我忍不住笑了。这片土地上的茶香,因为有了这群人,变得更加生动起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