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源约附近学生100一次,辽源附近学生约见每次一百
这几天在辽源老城区闲逛,总能在电线杆和公交站牌上看见些手写小广告。有时候是修水电通下水的,有时候却写着“辽源约附近学生100一次”这样的字眼。刚开始没太在意,后来发现连小区宣传栏都贴着类似内容的打印纸条,这才觉得有点意思。
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“辽源附近学生约见每次一百”这种说法,我心里直犯嘀咕。这价钱在现在能干啥?去好点的餐馆吃顿饭都不够。偏偏这些广告还越贴越多,有时候一条街上能看见叁四张。
偶然的发现
上周叁下午,我急着去学校接孩子,手机突然没电了。正好看见校门口有个戴眼镜的男生举着块纸牌,上面写着“代充充电宝,5元一次”。我凑过去问了句能不能借用充电线,他二话不说就从书包里掏出个充电宝:“姐你先用着,完了给5块钱就行。”
趁着充电的工夫,我和他聊了起来。小伙子挺健谈,说自己是附近高职的学生,平时课余时间就靠这个赚点零花钱。“现在好多同学都这样,”他指了指校门口叁五成群的学生,“有帮人代取快递的,有代写作业的,还有帮忙排队买奶茶的。”我忽然想起那些小广告,顺口问了句:“那你们接活都是怎么收费的?”
他咧嘴笑了:“看活儿呗。简单跑腿的十块二十块,要是需要点技术的,比如帮忙做笔笔罢或者代画图纸,那就得一百往上。”说着他指了指我手机,“像这种充电服务最便宜,毕竟就是顺便的事。”
生活的模样
正说着,来了个穿校服的女生,气喘吁吁地跑过来:“学长,快!江湖救急!数学作业借我参考下,给你转10块。”男生从书包里掏出本子,女生熟练地扫码付款,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。
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,原来所谓的“辽源约附近学生100一次”,很可能就是这种同学之间互相帮忙的小生意。想想也是,现在学生脑子活络,能用课余时间赚点零花钱,既锻炼了自己,又解决了生活费,倒是两全其美。
手机充到百分之叁十,我付了钱准备离开。那男生突然叫住我:“姐,要是以后需要帮忙排队挂号什么的,也可以找我。我们好几个同学建了个群,医院挂号、代购网红零食这些都在做。”他递过来一张小纸条,上面果然写着联系方式和价目表,最下面一行清晰地印着:复杂事务预约每次100元。
回家的路上,我看着街边那些小广告,突然觉得它们不再神秘。这不过是年轻人用自己方式谋生的一种手段罢了。在这个小城里,这些学生用简单的劳动换取报酬,或许这就是“辽源约附近学生100一次”最真实的模样。
路过小区便利店时,听见两个中年人在闲聊:“现在这些学生可真会做生意,昨天我闺女还花钱请同学帮忙整理笔记呢。”另一个接话:“可不是嘛,我儿子上周帮人代练游戏赚了二百。”他们说得热火朝天,而我忽然想起那个男生书包里塞得满满的充电宝和资料本。
或许我们该换个角度看待这些街头小广告。它们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神秘,反而透着年轻人特有的闯劲和智慧。用自己学到的知识、富余的精力,在课余时间换取报酬,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历练?
夜幕降临,街灯次第亮起。那些贴在墙上的小广告在灯光下若隐若现,而我知道,明天太阳升起时,又会有新的故事在这些寻常的街巷里上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