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大连池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百元情感在五大连池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2:06:55 来源:原创内容

火车哐当哐当地把我扔在五大连池这个站台时,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。北方的秋天来得早,风里带着一股干净的凉意,吹在脸上像薄荷糖。我拖着行李箱,在车站附近那条算不上热闹的街上来回走了两趟,最后钻进了一家看起来最普通、门脸儿最小的招待所。

前台坐着个大姐,正低着头织毛线,听见动静才抬起眼皮。“住店?”她问。我点点头。“最便宜的多少钱一晚?”“一百。”她回答得干脆利落,手里的毛衣针没停。就是这儿了。我递过去一张钞票,换回一把系着塑料牌的旧钥匙。房间在叁楼,窗户对着后面的一片小树林,简单,但还算干净。这一百块钱,买下我在这里的第一个夜晚。

池边偶遇与一碗热面

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,想去看看着名的火山熔岩台地。沿着指示牌走,没遇见几个游客,倒是在一个观景台旁边,看见个摆摊卖火山石和煮玉米的老奶奶。我花五块钱买了根玉米,靠在栏杆上啃。这时,旁边传来一个有点不好意思的声音:“那个……能借你手机用一下吗?我的没电了,和约好的朋友联系不上了。”

我扭头,是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姑娘,背着个画板,脸上带着点焦急。我把手机递给她。她打完电话,连连道谢,非要请我喝点什么。我们便走到不远处一个更简陋的、用防雨布搭着的小摊,她给我买了一瓶矿泉水,也是两块钱。就因为这五块钱的玉米和两块钱的水,我们聊了起来。她叫小晚,是附近美院的学生,来这儿写生。

傍晚我们又在那条街上碰到,一起走进一家面馆。两碗热气腾腾的打卤面,一共二十块。我们坐在油腻腻的桌子两边,吸溜着面条,聊着各自为什么来这儿。她说为了画下火山喷发后大地的“伤疤”与新生,我说就是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待几天。窗外的天色暗下来,小店的灯光昏黄,那碗面吃得人心里暖烘烘的。

接下来的两天,我们自然而然地结伴同行。去看温泊,水底的苔藓绿得像假的;去爬黑龙山,站在山顶看那五个串珠般的湖泊。我们之间的交谈,就像这里的风一样自然。没有刻意安排,没有贵重礼物,所有的花销都平平无奇。景区门票她坚持各付各的,我请她喝叁块钱的汽水,她下次就请我吃五块钱的烤肠。我们之间流动的,是一种很轻的、价值一百块钱的情感。它不沉重,不昂贵,刚好足够支撑起在这片独特风景里的短暂陪伴和一点点心动。

离开的前一晚,我们又去了第一次见面那个卖火山石的老奶奶的摊子。小晚挑了一块小小的、多孔的黑色火山石,递给我,说:“给,留个纪念。这东西不值钱,但只有这儿有。”我接过来,石头在手心里有点沉,也很温暖。我知道,她说的“不值钱”,意思是它没花多少钱;但我也知道,这份情谊,不是用钱能衡量的。

现在我回到了城市,那块火山石就放在我的书桌上。有时候看着它,我就会想起五大连池清澈的天空,凉丝丝的风,还有那个请我喝了一瓶矿泉水的姑娘。那段经历,那份简单的心动,就像那一百块钱的房费一样,定义了我对那个地方的全部记忆。它告诉我,有些东西,价格标签说明不了任何问题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