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山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,乳山男女共度的美好时光
那会儿乳山的海风还带着春末的微凉,我们七八个男生女生,就这么沿着银滩漫无目的地走着。不知是谁先起的头,聊起了小时候在乳山街头巷尾玩的各种游戏,有个女生笑着说:“咱们现在玩个‘差差’的游戏怎么样?”大家先是一愣,随后都笑开了。这“差差”可不是什么正经游戏,就是看谁先发现彼此身上的不同——谁的发绳颜色变了,谁的鞋带系法特别,谁今天说话带了点外地口音。
刚开始大家还端着,后来越来越放得开。有个男生发现平时文静的晓琳居然在帆布鞋上画了只小海鸥,晓琳红着脸说这是她昨晚失眠的“杰作”。接着又有人注意到话不多的李伟,手机壳里夹着张褪色的牡蛎养殖场老照片,他说那是他爷爷工作过的地方。这些平常日子里根本不会注意的细节,在这个“差差”游戏里,突然都变得鲜活起来。
那些被忽略的日常
说来也怪,平时天天见面,却很少真正去观察身边这些同学。要不是这个突然其来的乳山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的游戏,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,班上最沉默的男生会在笔记本最后一页写诗,最活泼的女生其实收集了整整一铁盒的贝壳。我们总以为熟悉彼此,却在这样简单的小游戏里发现了太多意外。
海边的夕阳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,我们坐在防波堤上,继续着这个看似幼稚的游戏。有人说起第一次赶海的经历,有人模仿长辈清理牡蛎的动作,笑声一阵接一阵。这种乳山男女共度的美好时光,简单得就像退潮后留在沙滩上的贝壳,随手就能捡起,却闪烁着独特的光芒。
其实想想,生活在乳山这座小城,我们拥有的不就是这些看似琐碎的瞬间吗?不需要去远方寻找诗意,诗意就藏在日常的角落里。就像那个下午,我们这群即将各奔东西的年轻人,在简单的游戏中重新认识了彼此,也重新认识了这座生长于斯的海滨小城。
天色渐暗,海平面上的最后一抹橙光正在消逝。不知道谁小声说了句:“要是以后还能这样就好了。”没人接话,但大家都明白,这样的乳山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的午后,会成为记忆里特别温暖的一页。毕竟,在长大之前,能这样毫无负担地观察、发现、倾听彼此的机会,真的不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