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东私人外卖工作室,丹东专送外卖服务点
这两天我家楼下新开了一家挺特别的小店,白底红字的招牌简单写着"丹东私人外卖工作室"。说实在的,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,我心里还嘀咕:这不就是普通外卖站嘛,能有什么特别的?
直到上周叁晚上加班,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了他们家招牌的韩式炸酱面。没想到配送员送到时,居然是个系着格子围裙的年轻人。他笑着从保温箱里取出餐盒:"刚出锅的,小心烫。我们每天酱料都是现熬的。"这话让我愣了下,现在还有外卖店坚持现熬酱料?
藏在居民楼里的美味
后来跟配送小哥聊了几句才明白,这家店真不太一样。他们工作室就开在对面小区的居民楼里,每天只接叁十单。老板原话是"单子多了味道就保证不了"。这让我想起现在满大街的连锁外卖,都是统一调料包,吃起来总差那么点意思。
有回我中午路过他们工作室,正好遇见在验收食材。那位老师傅拿着条黄花鱼对着光看,旁边的年轻人小声说:"师傅,这批虾姑好像个头不够大。"老师傅摆摆手:"退掉退掉,咱不能坏了自己招牌。"说实话,现在肯这么挑剔食材的店真不多了。
他们家的菜单也很有意思,每周都会更新。上周我去取餐时,看见小黑板上写着"本期推荐:丹东黄蚬子炒饭"。老板娘边打包边跟我说:"今早刚从浪头港送来的黄蚬子,鲜着呢!"难怪吃起来特别清甜,原来食材真是当天到店的。
现在天冷了,我发现他们配送箱也换了加厚款的。有次下雨天点餐,配送员进门先擦干净包装袋上的水珠才递给我。这种细心,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门口那家总是多给一勺卤的面馆。
前两天看到他们在朋友圈发后厨照片,几个年轻人正围着大锅尝汤味,互相讨论着咸淡。这种认真劲儿,倒真像是个正经做饭的"工作室",而不是单纯的外卖站点。现在我和同事们经常凑单点他们家,有时候下午叁点就想晚上该点他家的什么菜了。
昨晚我去取餐时,偶然听到老板在电话里跟人解释:"我们这就是个私人厨房,图的是让每个客人都能吃上热乎顺口的饭菜。"这话听着普通,但现在能做到的店还真不太多。也许正是这份心意,让这个看似普通的丹东专送外卖服务点,渐渐成了我们这片的"家庭厨房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