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庆品茶上课,品味茶香课堂
那是一个雨后的清晨,我踏进安庆老城区一间素雅的茶室。推开木门的瞬间,茶香扑面而来,十几位茶友安静地围坐,有位老先生正在娴熟地冲泡着黄山毛峰。这堂与众不同的“安庆品茶上课”,让我对茶的理解完全刷新了。
以前总觉得喝茶就是抓把茶叶往杯子里一扔,开水一冲完事。可在这里,老师第一句话就说:“咱们今天不是来喝茶的,是来‘读’茶的。”他轻轻摇动手中的白瓷盖碗,听着茶叶窸窣作响,“听,这是干燥度刚好的声音。”我学着他的样子把盖碗凑到耳边,果然听到清脆的沙沙声,像极了秋日落叶。
原来泡茶有这么多门道
水温的控制简直是一门艺术。老师边演示边说:“绿茶不能用沸水,80度左右最合适。你看——”他故意用沸水冲了一杯,茶汤立刻泛黄,他让我们尝了一口,嚯,满嘴苦涩。“好茶被烫坏了,”他摇摇头,“就像把人扔进桑拿房,谁受得了啊。”
轮到我们自己动手时,我手忙脚乱。旁边的大姐看我水温测了好几次都不敢下手,笑着说:“别紧张,茶感知得到你的心情。”我深吸一口气,静下心来,慢慢注水,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,竟然真的泡出了一杯清亮甘甜的茶汤。
这种体验让我明白,所谓的安庆品茶上课,教的不仅是技巧,更是一种心境。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我们很少这样专注地做一件事——不看手机,不赶时间,只是安静地看着茶叶在水中的每一次翻滚。
茶香里的安庆记忆
中场休息时,老师端来几种本地茶点。他指着桌上的墨子酥说:“这块点心配茶喝了上百年,甜而不腻,正好中和茶的微涩。”我咬了一口,芝麻香和茶香在嘴里融合,忽然理解了什么叫“一方水土养一方茶”。
最打动我的是后面的话茬儿环节。大家端着茶杯随意聊天,从茶叶聊到生活。一位老茶友说,他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泡茶,这个习惯保持了叁十年。“不是茶离不开我,是我离不开茶了,”他抿了一口茶,“这半小时的安静,能管一整天的精气神。”
我低头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,突然想到,这不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吗?有起有落,但最终都会沉淀出属于自己的味道。
离开时,我带走了老师包的一小包岳西翠兰。回家后按照课堂上学的方法冲泡,每一泡都认真记录时间和水温。第叁泡时,那股熟悉的兰花香终于出来了,我激动得差点叫出声——这是课堂上尝过的味道,现在被我完整地复刻出来了。
如今每个周末早晨,我都会给自己安排一段“品味茶香课堂”时光。不用太复杂,一壶一杯,安静地坐一会儿。热水冲下去的瞬间,茶香弥漫开来,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雨后的安庆茶室。原来最好的课堂,是能让知识融入日常生活的;最好的茶,是能喝进心里去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