岑溪耍女娃,岑溪休闲游女娃
提起岑溪这座广西小城,很多人会想到温润的玉石和清新的六堡茶。不过要是问当地年轻人周末爱做什么,十个有九个会笑着告诉你:"走,耍女娃去!"
第一次听到"岑溪耍女娃"这个说法,我还以为是带着轻浮意味的调侃。直到跟着本地朋友阿明走进城西的老街,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午后阳光斜斜洒在青石板上,叁五个穿着蓝布裙的姑娘正坐在巷口,手里忙着编织小巧玲珑的竹编首饰盒。
指尖上的慢时光
阿明带着我在一位叫小云的姑娘面前蹲下。她手中的竹篾细如发丝,却能在指尖灵活地翻飞出菱形的花纹。"这是我们岑溪特有的方纹编法,"小云抬头笑了笑,"学这个要静心,手法太急竹篾会断。"她身旁的木架上,已经摆着七八个成品,有装茶叶的小圆盒,还有放耳钉的首饰盒,个个精致可爱。
我问小云学这门手艺多久了,她歪着头想了想:"奶奶教的,大概...从能坐稳就开始玩竹篾了吧。"她说的"玩",其实就是岑溪人口中的"耍"——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,认真做喜欢的事。这种代代相传的女娃手艺,如今成了年轻人休闲时光的选择。
隔壁摊位传来清脆的笑声。几个外地游客正跟着另一位姑娘学编手链,虽然手法生疏,但每个人都专注地盯着手中的彩线。穿蓝色扎染裙的姑娘耐心纠正着动作:"对,这根从下面绕过来...不急,慢慢来才有意思。"
茶香里的闲适
转过街角,茶摊飘来六堡茶特有的陈香。几个年轻女孩围坐在树荫下,边品茶边交流着刺绣心得。阿明说这是她们每周的固定聚会,有时做手工,有时就单纯喝茶聊天。"现在大家都说减压,我们岑溪人不需要,"他指着那些姑娘,"看,这就是我们的岑溪休闲游女娃。"
穿粉衣的姑娘正在绣一块茶席,上面的桂花图案栩栩如生。"绣这个要多久?"我问。她停下针线:"看心情呀,有时候一下午就能绣好,有时候绣绣停停要两叁天。"她翻过绣面给我看背面的针脚,居然也和正面一样整齐。"奶奶说,手艺如做人,里外都要端正。"
茶摊老板给我们斟上温热的六堡茶。深红的茶汤在白瓷杯里轻轻晃动,就像这条老街上悠然流淌的时光。他说现在很多游客专门来找这种体验,不赶景点,就为了坐下来学点小手艺,感受岑溪人这种"在做事中休息"的闲适。
夕阳西下时,小云送了我一个刚编好的竹编小篮子,刚好能放下一只手机。"带回去装些小东西吧,"她擦擦额角的汗,"记住我们岑溪人说的,手艺活就是心活,手忙心要闲。"
回程的路上,阿明说现在城里这样的手工角落越来越多。年轻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,反而更愿意回到这些传统手艺里寻找平静。那些细密的竹编纹路,那些精致的绣花针脚,不仅是一件件工艺品,更是岑溪人懂得的生活智慧。
华灯初上,老街渐渐安静下来。但我知道,明天午后,依然会有年轻人坐在那些熟悉的位置,继续他们与手艺的对话。也许这就是岑溪最动人的地方——在这里,"耍"不是消磨时间,而是让时光在指尖开出花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