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尔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阿拉尔品茶选举海选工作坊
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。前两天路过城东老街,看见两家招牌特别扎眼的店铺紧挨着——阿拉尔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和阿拉尔品茶选举海选工作坊。说真的,头回看见这名字,我还以为是什么民间组织在搞竞选呢!
推开门才发现别有洞天。左手边工作室摆着六张原木茶台,青花瓷茶具在暖黄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。穿棉麻褂子的老师傅正给客人演示凤凰叁点头,水线在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,茶香混着蒸气袅袅升起。右边工作坊倒是热闹,七八个年轻人围坐在长条茶席旁,有个扎马尾的姑娘正在讲武夷山岩韵,手边摆着七八个白瓷品茗杯。
茶汤里的较量
我两边都转了转,发现他们每月还真搞"大选"——不过是茶叶大选。每到十五号,两家会把当季收来的茶样都摆出来,请老茶客们盲品打分。上个月夺冠的是工作室的凤凰单丛,蜜兰香绕喉叁小时不散。工作坊也不甘示弱,这个月拿出了压箱底的冰岛老寨,光看汤色就赢了叁分。
负责茶艺培训的小李给我透了底:"其实我们算良性竞争。他们专注传统技法,我们偏重创新调配。前天他们还借了我们两个茶艺师去撑场子呢!"说着指了指墙上挂着的联名活动海报,两个招牌并排印着,倒是意外和谐。
常来的王大爷端着建盏插话:"我每周叁在工作室学乌龙茶烘焙,周五就去工作坊玩调饮茶。他们新出的桂花九曲红梅,把我孙女都圈粉了。"老爷子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照片,小姑娘正有模有样地在工作坊的调茶比赛上拉花。
暮色渐浓时,我看见工作室的老师傅拎着茶盒往隔壁走。一问才知道,工作坊明天要办茶会,特意来借他们珍藏的九十年代老普洱。玻璃门上映着两家暖黄的灯光,恍惚间觉得他们像极了两片相邻的茶园,根系早已在泥土深处悄悄缠绕。
离开时我带走两包茶——工作室的正岩水仙和工作坊的茉莉银针。结账时收银姑娘笑着说:"您这搭配选得好,就像我们两家,看着各走各的路,其实早就不分家了。"门外老街华灯初上,茶香从纸袋里漫出来,混着晚风飘得很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