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峰同城约初中生100元,赤峰本地学生预约百元活动
这两天在赤峰本地的聊天群里,总看到有人在问那个“赤峰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到底靠不靠谱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我还愣了一下,这年头怎么连学生约会都明码标价了?后来仔细打听才发现,原来是个被传歪了的消息。
上周五在长青公园遇到个穿校服的男生,正蹲在花坛边喂流浪猫。我凑近看猫的时候,他忽然抬头问我:“姐姐你知道那个百元预约活动吗?”我心头一紧,正准备教育孩子别轻信网上乱七八糟的信息,他却掏出手机给我看班级群里的通知——原来是几个培训机构组织的周末研学,每人收100元材料费,标题不知被谁简化成了“赤峰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。
误会背后的真实故事
后来找到组织活动的张老师聊了聊。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的数学老师苦笑着说:“我们原计划是‘赤峰本地学生预约百元活动’,让初中生花100元参加全天户外实践。谁知传到第叁个家长那里就变了味,现在连教育局都打电话来问情况。”他翻着报名表给我看,已经有两百多个学生报名,都是冲着植物辨识和地质考察来的。
我在现场遇到初叁的李同学,他正拿着标本盒收集松塔:“其实这个赤峰同城约初中生100元的活动挺划算的,去科技馆门票都要八十呢。”旁边扎马尾的女生插话:“就是名字起得太吓人,我妈当初死活不让我来,后来看到老师发的安全预案才同意。”
活动场地设在红山文化遗址旁的空地,叁十多个学生分成小组在做拓片。指导老师挨个纠正他们的动作,有个矮个子男生特别认真,拓到第叁张终于出现清晰的纹路,兴奋得直接跳起来,差点打翻旁边的墨汁瓶。这种实打实的体验,确实比在教室里看笔笔罢有意思多了。
不过要说最让我惊讶的,是活动结束后家长们来接孩子时的反应。有个开着叁轮车的大叔原本板着脸,看见女儿小心翼翼捧着的拓片作品,表情立刻柔和下来:“这100块花得值,比买零食强。”旁边几位家长凑在一起商量,问老师能不能每月都搞这样的赤峰本地学生预约百元活动。
现在想想,这个被误传的标题倒像面镜子。同样的事情用不同方式描述,给人的感受天差地别。就像张老师说的:“我们要感谢那个传歪的版本,它提醒我们信息传播有多重要。”下次再看到类似“赤峰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这样的消息,或许该多问几句,说不定背后藏着挺有意思的正经事呢。
黄昏时分学生们陆续离开时,最早那个喂猫的男生跑过来,从书包里掏出个松果递给我:“老师说要分享今天的收获。”那个被盘得发亮的松果,现在还在我家书架上放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