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林精油推拿的女大学生,玉林精油按摩的在校女生
玉林这个城市不大,街角巷尾总能闻到些特别的味道。有时候是老火汤的香气,有时候是药材铺飘来的甘苦,最近这两年,倒是经常能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植物清香。后来才知道,那叫精油。
我表妹就在玉林读大学,学的是护理专业。去年暑假回来,她跟我说起在美容院做兼职的事儿。我当时还挺纳闷,一个学护理的,怎么跑去给人做推拿了?她笑着解释,说这可不是简单的按摩,精油推拿结合了中医的经络理论和现代芳疗,她们专业课里居然还涉及到一些相关内容。
从实验室到理疗室
表妹说,第一次接触精油推拿纯属偶然。大二那年她总喊肩膀疼,大概是图书馆里低头看书太久。室友拉着她去学校附近一家小店试试,她本来没抱什么希望,没想到做完之后整个人轻松不少。?
“学姐手法特别柔和,”表妹回忆道,“精油透过皮肤慢慢渗进去,感觉每寸肌肉都在呼吸。”她说那个学姐也是本校学生,家里本来就是做药材生意的,对植物精油特别有研究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另一所大学的女孩小陈。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经历,说当初选择学习芳疗课程时,身边同学都不太理解。“大家觉得这不就是按摩嘛,”小陈在视频里耸耸肩,“但真正学起来才发现,这里面学问大着呢。”
小陈现在每周会接几个客人,她说最享受的是看到客人放松下来的瞬间。“有的人进来时眉头紧锁,走出去时脚步都轻快了。”她说这比在奶茶店打工有意思,赚得也不少,关键是能帮到人。
校园里的新风景
说来也怪,现在玉林高校区周围,这种小而精的推拿工作室越来越多了。走进去看看,装修都很雅致,不像传统理疗店那么严肃。有些工作室还摆着学生的专业书,推拿师和顾客聊天时,偶尔还会讨论几句解剖学或者植物学知识。
我认识的一个姑娘说,她接待过一位颈椎不太好的老师。做完推拿后,老师很惊讶地问她是不是学过解剖。“我告诉她我是医学院的学生,”那姑娘笑着说,“老师这才恍然大悟,说难怪我按的穴位特别准。”
这些做精油推拿的女大学生们,似乎找到了学业和兼职的完美结合点。她们把课堂知识用在实践中,又在实践中积累了课本上没有的经验。有个姑娘说得挺在理:“这行靠的是真本事,手法好不好,客人一次就能感觉到。”
不过她们也面临些困扰。比如总有人用异样眼光看这份工作,觉得女孩子做这个不太正经。还有个姑娘吐槽说,最怕遇到固执的客人,非要求用大力气,“好像不疼就没效果似的”。
夜深了,表妹刚刚发来消息,说她今天帮一位备考焦虑的学妹做了头皮放松,现在学妹已经能安稳入睡了。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文字,我突然觉得,这些姑娘们双手传递的不仅是精油的温度,更是一种难得的理解和陪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