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喀则附近200块钱的爱情,相近的标题日喀则周边200元的情缘
昨天在茶馆里,老张突然凑过来压低声音:“听说日喀则附近200块钱的爱情故事没?”我端着酥油茶的手顿了顿,这年头两百块能做什么呢?连住一晚像样的宾馆都不够。
可就在上个月,我真的在日喀则周边遇见了这样的故事。那时候我住在桑珠孜区的一家青年旅舍,凌晨五点被隔壁床的动静吵醒。一个穿着褪色冲锋衣的小伙子正在轻手轻脚地收拾行李,塑料袋窸窸窣窣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。
青稞田边的相遇
天刚蒙蒙亮,我跟着他出了门。沿着年楚河往东走,晨雾像哈达般缠绕在山腰。在通往江孜县的公路旁,他停在一片青稞田边。那里有个藏族姑娘正在给转经筒系新的经幡,彩色布条在风中猎猎作响。
“这是措姆。”小伙子有点不好意思地介绍。姑娘抬起头,阳光恰好照在她银饰的珊瑚珠上,泛着温润的光。她汉语说得磕磕绊绊,但眼睛会说话——那种清澈让我想起纳木错湖面的波纹。
后来我才知道,小伙子叫李岩,去年骑行318国道时在这里摔伤了腿。措姆和爷爷把他抬回家,用土方子给他疗伤。那些日子,他睡在牦牛毛毡房里,每天喝着措姆打的酥油茶,伤渐渐好了,心里却多了惦念。
这次回来,李岩带了城里买的文具给村里的孩子,还有给措姆爷爷的膏药。所有这些花费,他掰着手指算过,差不多两百块。可就是这日喀则周边200元的情缘,让他跨越四千公里重返高原。
在日喀则的第叁个傍晚,我跟着他们去转经。措姆教我们怎么转动经筒才能不打扰神灵,她的藏袍袖口已经磨出了毛边,但笑容像格桑花般明亮。李岩说,明年他打算在村里办个免费的汉语班,就用镇上空置的活动室。
现在想起来,这哪里是200块钱的事。在日喀则附近200块钱的爱情背后,是两颗心跨越山海的靠近。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付出,或许比商场里几千块的礼物更珍贵。
离开那天,措姆往我的行囊里塞了风干牦牛肉。车开出很远,还能看见她站在垭口的身影,五彩经幡在她身后翻飞,像高原上永不褪色的彩虹。
回到城市,我时常想起那片青稞田。在日喀则周边200元的情缘里,我看见了爱情最本真的模样——它不是标价的商品,而是在彼此生命里种下的善良。就像年楚河的水,静静流淌,滋养着两岸的万物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