亳州哪里找叁百块的爱情,亳州叁百元爱情在哪寻
巷子深处的低语
老张蹲在涡河边的石阶上,指尖的烟已经烧到了尽头。他眯着眼望向对岸,那些新盖的楼盘像森林一样长出来,可这城里的人情味儿,倒像是越来越薄了。“叁百块…”他喃喃自语,这数字在亳州能做什么呢?请朋友吃顿像样的药膳火锅都不够,却有人总在打听,用这点钱能不能找到所谓的“爱情”。
这话听着有点可笑,可你还别说,真有不少人在悄摸打听。前几天在灵津渡大桥下面,我就碰见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,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,手机屏幕裂了道缝都没舍得换。他支支吾吾老半天,才憋出那句:“哥,听说咱亳州有那种…叁百块的爱情,你知道上哪儿找吗?”
我当时就愣住了。这年头,叁百块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买不着,却有人指望用它来换真心?可转念一想,谁不是从那个年纪过来的。刚出来打工,一个月挣那叁两千,除去房租伙食,能自由支配的也就这几百块。他们渴望的,或许不是明码标价的交易,而是那种…怎么说呢,是有人能陪着说说话,吃碗格拉条,在曹操公园里散散步的温暖。
老城区那些弯弯绕绕的巷子深处,确实藏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小茶馆。门脸都不起眼,有的连招牌都没挂。但你推门进去,总能看见几个年轻姑娘坐在里边,玩手机的,嗑瓜子的,眼神时不时往门口瞟。她们大多是从周边县里来的,说话还带着利辛、蒙城那边的口音。
可要说这就是“亳州哪里找叁百块的爱情”,那真是把感情这事想简单了。上个月在汤王大道后街,我亲眼看见个姑娘把叁百块钱塞回给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。“你人挺好的,”她说,“但这钱我不要,你拿回去给家里老人买点吃的。”那男人愣在原地,手里攥着皱巴巴的钞票,望着姑娘转身走进暮色里。
其实在亳州这样的小城,人情往来比大城市要复杂得多。你以为是场交易,可处着处着,就容易生出别的情分。老街坊碰见了会打招呼,买碗牛肉馍都能聊上半天家常。在这种环境里,纯粹的金钱关系,反而难得维持。
我认识个在药材市场做生意的老王,他就说过这么句话:“在亳州,你花叁百块吃顿饭,可能吃得心安理得;但要花叁百块买感情,半夜都睡不踏实。”这话糙理不糙。咱们这地方,讲究的是个长久,是街里街坊的面子。那些想着“亳州叁百元爱情在哪寻”的人,多半是太寂寞了,或者…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。
现在这社会,年轻人压力确实大。结婚要房子、要彩礼,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的开销。也难怪有人会动这种念头,想用区区叁百块,暂时逃避那些沉重的期待。可问题是,真感情这东西,哪是钱能衡量的?别说叁百了,就是叁万、叁十万,买来的也只是表面文章。
昨晚我又路过那个小茶馆,看见门口蹲着个中年人在抽烟。他脚边放着安全帽,衣服上还沾着水泥点。“别傻了,”他对着电话那头说,“哪有什么叁百块的爱情,都是骗人的。”说完狠狠掐灭烟头,起身走向灯火通明的建筑工地。影子在路灯下拉得很长,像个疲惫的问号。
或许,人们寻找的从来不是那叁百块能换来什么,而是在这飞快变化的时代里,一点确定的温暖,一个能说知心话的人。这在今天的亳州,倒成了最奢侈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