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品茶自带工作室,大同茶艺自备工坊体验
这几天路过城南老街,总能看到那块新挂的招牌——"大同品茶自带工作室"。说来有趣,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号时,我还纳闷了好一会儿。茶室茶馆见得多了,这"自带工作室"倒是头回听说。
直到上周被朋友拉着去体验,才明白其中的妙处。推开厚重的木门,先闻到的是檀香混着茶香的味道。老板是个穿着亚麻衬衫的年轻人,正不紧不慢地烫洗茶具。"我们这儿和别处不太一样,"他递过一张素净的菜单,"客人可以带自己的茶叶来,用这里的茶具慢慢泡。"
一壶茶的松弛时光
隔壁桌的大姐自带了一包老白茶,正用工作室提供的紫砂壶冲泡。她说这是女儿从福建寄来的,放在家里总舍不得喝,来这里反而能静心品尝。"在家泡茶总惦记着洗碗收桌子,在这儿啊,连水温都有人帮你盯着。"她笑着往公道杯里分茶,动作娴熟得像在完成某种仪式。
我突然理解了这个大同品茶自带工作室的独特之处。它不像传统茶室那样急着翻台,也不像网红店忙着拍照。角落里摆着几排客人寄存的茶叶罐,有的贴着便签,有的系着红绳,每罐茶都在等待合适的主人、合适的时辰。
那位穿亚麻衫的老板——后来知道他叫小陈——给我演示如何温杯烫盏。他说现在人太忙了,连喝茶都像完成任务。"其实茶是需要等待的,就像等水烧开,等茶叶舒展..."他提起银壶注水,热气蒸腾而上,"在我们这个大同茶艺自备工坊体验空间,很多人第一次发现,原来等待也可以是享受。"
确实,看着茶叶在盖碗里慢慢苏醒,从紧实的颗粒舒展成翠绿的叶片,这个过程本身就让人平静。窗外是喧闹的街市,屋里却只有注水声和偶尔的交谈。有个常来的老先生说,他每周都要来坐两个下午,"比去棋牌室舒坦多了"。
现在这样的茶空间确实越来越受欢迎。不需要昂贵的消费,也不需要复杂的茶道知识,只要带着自己喜欢的茶,就能度过属于自己的时光。小陈说他最初也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,"可能大家都需要个地方,暂时离开手机和电脑,好好喝杯茶吧"。
那天我离开时,夕阳正好斜照在临窗的茶席上。叁位年轻人正围坐品评各自带来的岩茶,讨论着哪泡茶的回甘更持久。我想,也许这就是"大同"二字的真意——不论来自何方,带着什么茶,都能在这里找到一方天地。而那些被精心带来的茶叶,也终于在懂它的人手中,绽放出最美的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