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海学生品茶上课,滨海学子茶艺课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7:05:22 来源:原创内容

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穿过走廊,几个学生正围着茶席忙碌。这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,而是临海市实验学校周叁下午的必修课——茶艺课堂。穿着校服的高一学生陈雨晴小心地捏着青瓷盖碗,手腕轻轻一转,橙黄的茶汤便顺着公道杯流淌出来。“我们班同学都管这叫‘治愈时刻’。”她笑着说,眼神专注地看着茶汤在杯中荡漾。

临海学生品茶上课这件事,刚开始还挺让人纳闷的。茶艺课老师林沐阳还记得第一节课时,有男生直接在下面嘀咕:“这不就是老人家消磨时间的东西吗?”但现在,这群孩子能在茶席前安静地坐上一整个下午。林老师从不照本宣科,他喜欢让学生先闻茶香,再猜茶叶的产地和工艺。“猜错了没关系,重要的是你们感受到了什么。”

茶香里的改变

高二年级的王昊以前是出了名的坐不住,现在却能耐心地给来访的家长演示如何泡好一杯龙井。“水温要控制在85度左右,”他一边注水一边解释,“你看,茶叶在杯中舒展的样子,像不像海藻在浪里飘摇?”这个比喻很自然地冒出来,或许就源于他每天面对的那片海。教室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:学生们分组围坐,面前摆着各式茶具,偶尔传来轻轻的讨论声——“这泡是不是出汤快了点?”“我觉得凤凰单丛的蜜香特别明显。”

校长李雯在办公室的窗边看着操场上嬉戏的学生,语气温和:“我们这座城市靠海吃海,孩子们却很少静下来感受身边的美好。茶艺课不只是学泡茶,更重要的是学会专注和尊重。”她注意到,上了茶艺课后,有些原本毛手毛脚的学生变得细心了,连做数学题都少了马虎的错误。这不是什么神奇的变化,就像潮水慢慢打磨礁石,看似轻柔,日积月累却能留下痕迹。

临海学生品茶上课的特别之处,或许就在于把两种截然不同的节奏融合在了一起。窗外是永不停歇的海浪声,教室里却是茶香氤氲的宁静空间。初叁的刘敏说她最喜欢乌龙茶,“因为它需要慢慢品,就像做数学题,着急反而尝不出味道。”这个比喻让数学老师都笑了,说没想到茶艺课还帮学生理解了解题的节奏。

当茶艺遇上创意

这些滨海学子茶艺课堂从来不缺新鲜点子。上周五的课上,几个学生尝试用本地特产的海藻糖来调配奶茶,居然意外地受欢迎。“海藻糖甜度低,还有种特别的口感,”负责调饮的李悦说道,她扎着马尾辫,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,“我们给这款茶取名叫‘碧海甜心’。”教室后面的展示架上,摆满了学生们的创意茶饮和手绘茶席设计图,其中不少作品在市级比赛中拿了奖。

放学铃响过很久,茶艺教室还亮着灯。几个学生留下来练习即将举行的茶艺展示,他们小心地调整茶具的位置,讨论着哪个角度更能展现茶汤的色泽。林老师靠在门边,看着这群孩子的身影,想起他们刚入学时的模样——而现在,他们能如此自然地谈论着水温、香气和冲泡节奏。海风吹动窗帘,带着傍晚的凉意,但茶席周围依然温暖。陈雨晴把最后一泡茶倒入品茗杯,茶香在空气中淡淡地散开,她说这是今天最完美的一泡。

窗外,渔船陆续归港,夕阳把海面染成金红色。教室里,孩子们收拾好茶具,相约明天早点来练习。茶香还萦绕在指尖,而这份从茶艺课上学到的专注与耐心,正悄悄地渗透进他们的每一天。或许有一天,当这些孩子走向更远的地方,他们还会记得在这个临海的教室里,如何通过一杯茶找到了内心的平静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