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阳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北京中学生高价咨询通话
这事儿听着有点离谱对吧?朝阳区某个初中生,花800块钱就为打叁小时电话。刚开始听说的时候,我也觉得是不是弄错了,这得是什么天价电话啊?
后来才弄明白,原来电话那头是位重点高中的学长。人家刚考上全市排名前几的高中,手里握着最新鲜的备考经验和学习方法。这通电话,说白了就是一次高价辅导。
这笔账怎么算
咱们来算笔账。现在市面上找个好点的家教,一小时叁四百很常见。叁小时下来,也差不多这个价。但家教讲的都是课本知识,而那个朝阳初中生想要的,显然不只是解题技巧。
“我就是想知道,他们到底是怎么安排时间的。”有个尝试过这种咨询的学生跟我说,“学校老师总说努力努力,可具体怎么努力,从来没人说明白。”
这话挺实在的。哪个学生不想学好呢?关键是不知道怎么学才有效。
那个收800元陪聊叁小时的学长,据说把自己的时间表精确到了每分钟。什么时候背单词效果最好,做数学题到什么程度该休息,甚至考试前吃什么能保持精力,他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。
信息时代的焦虑
现在教育资源确实比以前丰富多了,网课、辅导班随便选。但选择多了,反而更让人迷茫。家长和孩子都怕走弯路,怕浪费了宝贵的时间。
有位家长跟我说过这么句话:“钱花了还能再挣,孩子的时间耽误了,就再也补不回来了。”
所以你看,这800元买的不是简单的通话时长,而是别人用几年时间试错才换来的经验。这种“北京中学生高价咨询通话”现象背后,其实是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信息的渴求。
想想也挺有意思的。现在的学生宁愿花钱听同龄人讲实话,也不太相信那些空泛的大道理。他们想要的是实实在在的、能用得上的方法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方法到底值不值,还真得看个人。有的学生听了别人的经验,确实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;也有的盲目照搬,反而越学越累。
学习这事吧,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,但最终还是要找到自己的节奏。就像穿鞋,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。
那个花800元打电话的朝阳初中生后来怎么样,我不太清楚。但这种“朝阳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”的现象,确实让我们看到现在教育竞争的压力有多大。
家长们聚在一起,聊的都是孩子上了什么辅导班,请了什么老师。好像不花点钱,就亏待了孩子似的。
其实啊,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。别人家的方法再好,也得看看适不适合自己孩子。有时候,停下来想想比盲目跟风更重要。
教育这条路没有标准答案,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。花800元买个经验可以参考,但真正的路还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