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州哪里有站大街的小巷子啊,宜州站大街的小巷位置
宜州哪里有站大街的小巷子啊
前几天和外地来的朋友喝酒,他突然压低声音问我:"听说宜州有个挺热闹的站大街,具体在哪儿啊?"我当时差点把茶水喷出来。这位老兄肯定是听岔了,把"中山路步行街"听成了什么奇怪的东西。
要说宜州人常说的"站大街",其实就是中山路那片步行街区。傍晚五六点过后,卖糖炒栗子的小推车哐当哐当响,奶茶店门口排起长队,烧烤摊的油烟混着笑声飘得老远。上次带我闺女去买棉花糖,她还非要数数那条街有多少个路灯,数到第二个路口就乱了套。
不过要说小巷子,得往老城区深处走。从解放碑往右拐,青石板路渐渐变窄,两侧的骑楼外墙斑驳脱落。有个卖竹编的老太太常年坐在巷口,她编的蝈蝈笼子特别精巧,我小时候也缠着爷爷买过。再往里走能闻到霉干菜晒在竹竿上的味道,那是我记忆里夏天的气息。
现在年轻人可能更熟悉城东新区的商业街,但对老宜州人来说,真正的市井烟火都藏在那些弯弯绕绕的巷弄里。前天路过还看见巷子深处的裁缝铺亮着灯,老师傅戴着老花镜在改衣服,那画面像是从二十年前穿越来的。
有次下雨天我躲在巷口的屋檐下,听见两个老太太聊家里的腊肉怎么晾才香。其中一位说她家阳台朝西,下午太阳晒得太狠,非得挂在北面走廊阴干才行。这种生活智慧,在宽敞的新小区里反而听不到了。
其实宜州站大街的小巷位置特别好找,从百货大楼后面的消防队旁边拐进去就是。不过现在很多巷子口都装了崭新的路牌,青瓦墙也刷了白灰,总觉得少了点味道。倒是巷子尾那家做了叁十年的米粉店,汤头还是从前那个味儿。
最近听说要搞旧城改造,我特意又去转了转。修鞋匠的老摊位还在,只是旁边多了共享单车停放点。卖凉茶的大叔认出了我,硬要塞给我两个盐焗鸡蛋,说我比上学时候胖了不少。站在巷子里抬头看,电线把天空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蓝色块,几只麻雀在电线上窜来窜去。
可能过两年这些巷子会变得更整洁更漂亮,但我还是会怀念现在这样稍显杂乱的模样。墙角青苔的深浅记录着雨季的长度,邻居晾晒的衣物在风里摇摆,这些琐碎的日常构成了宜州最真实的生活图景。